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无上神王 > 第一卷 神秘之珠_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自己的道

第一卷 神秘之珠_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自己的道

作者:草根 返回目录

十六天。


太平军各路白衣神王,在这一方世界中,静坐了十六天。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最后一颗沙粒落下,可那一刻,始终没有到来。


这一日,张寿似乎坐的疲惫了,便起身,在灵灵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来到孟凡的雕像下,默默的看了一个多时辰。


以孟凡的这座百丈雕像为中心,方圆数千万里的领域,完全是一片尘埃,大地被抹平,山川、峡谷、沟壑、河流,都化为了虚无,被抹平的大地,也是一片烧焦的黑色。


只有这一座雕像,还伫立在半空中。


张寿抬起头,看着雕像,良久不语。


“张爷爷……”灵灵轻声打破了宁静:“你说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张寿摇了摇头,用手梳理了一下杂乱的胡须:“我不是创世神,不可能对世间的一切了如指掌,只是在一年多以前,从诸天万界传来了一个消息,有人成就了造物主,化身为古往今来唯一的小天道。”


“他为何这么憎恨苍穹?”灵灵又问道。


张寿没有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比之前的还难。


苍穹,是太平诸王对天道的称呼。


张寿也想知道,为何会有人这么憎恨苍穹。


古往今来,所有生灵,但凡踏入神王境界,便开始了自己的逆天改命一途,对抗天道,不受诸多法则的制约,可是,当一尊神王越强大,就会越清楚自己的弱小。


张寿忽然想起了儿时的一个故事。


“灵灵,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灵灵乖巧的点头:“好。”


“一个从小生在小山村里,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没有见过的孩子,在十二岁那年,村子里来了一个算命先生,他跟着先生学会了第一个字。


然后他招摇过市,在这个没有识字的村子里到处呼喊,炫耀他认识一个字。


几天后,他又学会了一个字。


仍然招摇。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的学会了很多个字,也不再对着村子里的人们炫耀了,只是在面对同村人的时候,有一种骨子里的傲慢,在他眼里,村子里的人都是没有学识的乡民,而他不同。


一年后,他开始动摇。


认识了很多个字的他,非常骄傲,觉得自己和村民不同,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同,因为他也要跟着父母耕地,也要给牛羊喂水,也要和那些肮脏的孩子们打打闹闹。


他问算命先生,想要算命先生为他解疑答惑。


可是算命先生,也给不出答案。


又过了一些时日,小孩子把算命先生会的所有字,都学会了。


本来,在小孩子心中,算命先生就是天下最博学的人,可当算命先生会的,小孩子都会了,就不再觉得算命先生博学。


而小孩子也不再向其他村民炫耀自己。


他开始思考。


思考一切。


终于有一日,算命先生说,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究竟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就要离开这座村子,因为在这座村子里,你是一个村民,就像其他的村民一样,离开了,你就不是村民了。


于是小孩子背起行囊,离开了。


经过几个月的跋涉,他走出了连绵的山川,走进了一座城镇。


他在街头巷尾,看到了许许多多他不认识的字。


他看见了真正的读书人。


看到了官老爷。


看到了青楼里神仙一样的女子。


看到了骏马,看到了山水画。


在这些面前,他目瞪口呆,感到不可思议。


最重要的是。


穿着破烂布衣,一身泥泞,只会两三百个字的他,在这一切面前,卑微,可怜,弱小,不值一提。


自卑。


惭愧。


痛苦。


羞愤。


种种负面的情绪,占据了他的精神。


之后的几年,他在这个小城镇里当杂工,做各种脏活,累活,尤其是在一个青楼里,洗了一年多的马桶。


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学字。


他用了四年的时间,从一个少年,长成了一个大人。


也用了四年的时间,看遍了在这个青楼里所有的书。


那年,他十八岁,认识了第三千个字。


成了青楼里最有学识的人,老鸨不再让他洗马桶,而让他接待县老爷,接待小官、小吏,接待一些偶尔从外地来的客商。


虽然这种客商,每年都难得出现几次,但每次,孩子都会不收一文钱的照顾这些人,而且时时跟在身后,不愿意离开,听他们说一些外地的趣事。


县老爷有一次题诗,他负责洗笔。


县老爷的诗写的不错,但是旁人说不出其中的精髓。


孩子说了一句笔走龙蛇,下笔有神,县老爷很开心,将那首诗送给了他。


于是孩子在城里的地位变了。


他成了青楼里最超然的存在,连老鸨都要让他三分。


他每日除了来往衙门,接待一些贵客,闲暇时间,便是给青楼里的女子们写诗,作曲,但大部分的时间,他仍然在读书。


读一些从县衙借来的书。


二十岁那年,孩子读遍了县城的所有书。


县城里的所有人都说,他是最有文墨的人,他可以考进士,还能当状元,县老爷更是请他去当幕僚,还要送他一套房产,县城里名门的姑娘都委托了媒婆来跟他说媒。


可他永远彬彬有礼,谦逊和善。


县老爷问他,为什么。


他说,知道的越多,越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于是他放弃了县城的一切大好前程,离开了,前往了京城。


十二年后,他读书破万卷。


可他的学识,在京城并不算如何出众,几次科举,他都名落孙山,再加上出身贫寒,日子过的很拮据,只能靠替人写字,给人作画为生,唯一的知己,便是一家青楼中的一个年老色衰的女子。


那个女子养了他很久。


有一天,女子老死了。


他也渐渐囊中羞涩。


日子过的越来越惨淡。


然后得了病。


没钱看病,挺了十几天,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有些悲伤,于是提笔,想要留下一些东西。


用了几天的时间,他写了许多诗词,却又被他自己撕毁,一样都没有留下。


最后,他孤单一人的躺在床上。


弥留之际,他用很白的文字写了一句话。


我生于山村,死于京城,看了万卷书,才知京城史部,有书千万卷。”


张寿讲完之后,顿了一顿,又道:“当一个生灵越来越强大,便会明白自己在天道前的弱小,正如那人,知道的越多,越明白自己一无所知。


这个孟凡,就像那个孩子,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在天道的面前,是这般弱小,像一只蝼蚁,他是否会憎恨呢?”


片刻的安静。


灵灵忽然道:“可是那个书生,临死的时候,是悔恨么?他会悔恨自己年少时不该离开山村,还是悔恨自己不该离开那座小城呢?张爷爷,我想他不悔恨,如果留在山村,他就是一个村民,如果留在县城,他就是一个师爷,可是他到了京城,他看了万卷书,他见到了更大的天空。”


张寿一怔,诧异的看向灵灵。


灵灵道:“他不憎恨,也不畏惧,当他选择向前,走出那一步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道,也许在外人看来,他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