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八十四章 入觐

第八十四章 入觐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太液池,建章宫的瑰宝。


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应该叫泰液池,是当今天子为了圆他的修仙长生之梦而作的一个人工池。


作为一个人工湖,太液池规模庞大,池长数里,宽达两三里。


湖中建有仿照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壶粱等假山。


又起渐台为观光台,在太液池作神仙台。


神仙台上有铜仙人,仙人高数丈,掌托铜盘玉杯。


当今天子就时常以仙人掌托的铜盘玉杯之的露水合着碎屑吞服,以求长生。


只不过,坚持了十几年,长生没得,倒是人老了,记忆力也开始大大减退。


这让他可真是失望不已。


“朕为何就不能如黄帝一般,长生久视,登天为仙?”他站在蓬莱阁的阁楼上,望着这个他花费了无数精力打造而出的,专门为了接应仙人驾临的太液池。


太液池不过占地数里而已,但造价却超过了上林苑的昆明池。


而后者规模是太液池的十倍!


“难道仙人就不懂朕的苦心?”他长叹着。


刘氏向来有修仙的传统。


除了高帝刘邦,因为起于草莽,所以性格开朗、豁达,早已看淡生死,不求长生外。


自太宗开始,代代都有帝王寻求不死药。


太宗一代明君,尚且在见贾谊时,不问苍生问鬼神。又闹出了新平恒一案,导致名相张苍去位,国家动荡数年之久。


便是先帝,晚年缠绵病榻,也没少找方士神棍。


没有办法,对于帝王来说,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么好的日子,这么舒服的生活,谁不希望一直享受下去呢?


不过,当今这位比较奇葩。


别的君王,都是四五十岁以后才开始求仙。


他是二三十岁就开始求仙了。


先是李少君,然后又是栾大乐成粉墨登场。


最后连南越的巫师,北边匈奴的萨满,也请到宫里,咨询一下长生登仙成神之事。


天下方士术士,由此过了几十年好日子。


只是,最近几年来,被骗了太多次后,这位天子已经不像最初那么好骗了。


方士术士们骗局被揭露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砍下的脑袋,加起来,都快可以堆满这蓬莱阁的阁楼了。


所以,术士们才稍微消停了一些,也没有什么人再敢吹什么自己老师是什么安期生、河上公了。


正唏嘘着神仙们的绝情冷漠。


一个宦官悄悄走到他面前,拜道:“陛下,秀才张毅奉诏觐见……”


“哦……”他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吩咐道:“将他带到这里来见朕吧……”


求仙不成的皇帝,最近几年,开始努力的去思考身后事了。


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


只是,太子不成器啊!


让他无法放心的将国家交给他。


但却又不想废掉!


这毕竟是他的爱子,曾经最喜欢的儿子。


又是他的长平侯和冠军侯生前力保的储君。


加之太子为储几十年,早已羽翼丰满,若要废掉,恐怕少不得大动干戈,要杀一个血流成河。


不把卫家、公孙家和李家全部连根拔起来,太子废了,新君即位也要有祸事。


况且……


废了太子,立谁啊?


昌邑王吗?若是早十年,他或许还会动心,但现在……


昌邑王刘髆的身体,比他还差劲,说不定可能先他而去。


还是燕王?选他还不如让太子继续坐在储君之位上呢!


至少太子是真仁厚,而燕王旦则是表里不一,为人阴柔。


要不,当年封他为燕王时,也不会特地教训他:士非教不得征,王其戒之!


就是怕这货,在燕国乱来!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头疼了。


“愿上苍再给朕十载时间……”他悠悠叹着:“再有十年,朕就能北服匈奴,让单于俯首……”


“再有十年,长孙或许能成事……”


他现在也只能寄希望自己的长孙能够懂事些,能够聪明点。


这样就算太子将来有所行差踏差,长孙即位也能弥补回来。


而长孙要成事,就离不开小留候的辅佐啊!


这样想着,他心里面对公孙氏的怨怼就更大了。


在他眼里,要不是公孙贺教孙无方,自己的留候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变故了。


幸好,小留候没事!


不然……


“朕非得杀了公孙贺全家不可!”他在心里面咬着牙齿。


即使如此,公孙贺家族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至少,那个公孙柔,刘彻是不想再见到这个人了!


虽然他心里面明白,给小留候下毒的,绝对不是公孙家族!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要不是公孙柔那个蠢货,小留候会深陷险地吗?


所以,他该死!


周围左近的宦官,却都被他脸色的变幻,而吓得半死。


这两天,这位帝王的心情,糟糕透顶。


连带宦官们也遭池鱼之殃。


就在昨天,侍者杨武不过是给天子梳头时稍微不小心,断了几根头发,就被责罚去永巷扫地去了。


天知道,这个曾经深得天子信任的宦官,还有没有机会回来?


此时此刻,所有的宦官,都在心里祈祷着:“张子重你快点来吧……”


那人来了,或许天子的心情能变好一些。


…………………………


跟着郭穰,张越穿行在太液池复杂的回廊之中。


一路上,无数宦官、侍从,都用着好奇而多疑的神色观察着他、打量着他。


很显然,自己的名字,应该是广为人知了。


郭穰将张越带到一个阁楼前,转身对他道:“秀才,此地就是蓬莱阁了,请稍候片刻,容我去通禀……”


张越点点头,道:“明公旦去……”


郭穰刚走不久,就有一个宦官带着七八个人,从远处走来。


这些人见了张越,纷纷侧目相对。


张越连忙向这些人拱手作揖问好,拜道:“晚辈后学,南陵张子重见过诸位明公……”


这些人闻言,纷纷回礼,只是都有些矜持,并没有来与张越说话,而是跟着那个宦官,快步走进蓬莱阁之内。


但人群之中,张越看到了一个熟人。


那位在渡口,将棕马‘细君’赠与他的金赏。


金赏也明显看到了张越,友好的回以一笑,然后跟着前面的大人物们快步走进阁楼。


至此,张越终于确认和确定了,那日在渡口的老人的身份。


心中最后一丝担忧消失无踪。


哥的靠山是皇帝!


谁敢与哥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