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四百六十五节 迎战(4)

第四百六十五节 迎战(4)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延和元年秋八月庚子(十九),时日,秋高气爽,天清气朗。


杨宣手持着一把羽扇,头戴着进贤冠,端坐在石室之中,弟子门徒们,则恭拜于石室内外。


这是公开讲义前,最后的演练。


所有人都是神色肃穆,精神振奋。


盖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深信,此番左传必胜!


无论是经义上,还是舆论上,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方面!


没办法!


现在,他们拥有的资源,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候!


左传学派,甚至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风光的时刻。


简直就是众星捧月。


不独古文学派各系鼎力支持,连今文的谷梁,也公开站台。


更有着来自其他方方面面的支持。


杨宣微摇羽扇,端坐在垂帘后,轻声道:“吾左传一系,传自鲁之君子左丘明,左子成其书,以献孔子,孔子观而赞,由是丘明之徒授曾申,申授吴起,吴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授虞卿,虞卿荀子,荀子授汉北平文候张苍,由是汉有左传之传承……”


弟子们听着,虽然心里有所非议,盖因为,从前杨宣不是这么说的——以前,汉之左传学者,大都都只是打着北平文候张苍的幌子,利用张苍的名声来博取天下人的信任。


但在先秦时代,左传的传续,就有些神秘了。


至少,在今日之前,左传学者们,从未说过,自己的祖师爷中有吴起与荀子。


倒不是他们不想攀附,而是……


就在二十年前,荀子最后的门徒,韩婴先生才去世。


这位韩诗学派的创始人,可是曾在浮丘伯门下听讲过的……


而吴起呢?名声是大,但是……却有杀妻求官的恶名,左传学者一般是避而远之。


但现在,众人听着杨宣的讲义,都是暗暗点头。


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杨宣口中,左传的谱系完整了。


就连石室之中,旁听的孔安国等人也是暗自点头,心里想着:“恐怕这是太史令司马迁帮的忙……”


错非这位有着丰富史料,熟谙先秦历史的史官相助,恐怕其他人打破脑袋,也无法将如此多,散落在历史各个时期的人物交织在一起,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睛!


至于,其他左传大儒,则都是精神振奋。


当世,古文学派自诩自己是‘古老的真正经义’‘唯一正确的圣贤之书’。


然而,硬伤却是不可避免,就拿左传来说吧。


在今天以前,左传学者们,只能自吹自擂,自己是张苍门徒——浑然不顾,北平文候张苍毕生都在研究黄老之术与数学的现实!


但没有办法,谁叫张丞相在民间的名声太大了呢?


太宗名臣,文景盛世的奠基人,总设计师,宰执天下十有五年,一手将汉家从凋敝的困局之中拉出来。


而其本人,更是寿至一百零四岁,为汉家最长寿的人。


无论大江南北,都有人在怀念和祭祀他。


拿他当神主牌,就可以争取和忽悠很多不明真相的人。


现在,左传谱系,总算完整了。


虽然,很多人内心都明白,这个事情,恐怕完全是在瞎扯。


旁的不说,吴起什么时候成了儒生了?


人家不是法家和兵家的大能吗?


但不要紧!


现在不管是吴起也好,荀子也罢,都已经死翘翘了。


他们难道还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打自己的脸不成?


而有了这个谱系,左传的传续,就有了依据和保障。


往后,再也不用怕被人指指点点,可以昂起胸膛,告诉他们——俺们真的是左丘明先生的传人,不信,您看看这谱系……


这年头,历史是统治者才能有资格阅读和观看的东西。


至于先秦历史?


托秦始皇的福,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了。


而杨宣列出的谱系,横跨了整个春秋晚期到战国到现在,若有人真的能拿出石锤,一一否决……


那么……


大家也只能认了!


可惜……


这是不可能的!


先秦的史料,本身就已经杂乱无序,秦始皇焚烧六国史书,更是将这些东西,彻底的变成了一团浆糊。


当年,萧何从秦国废墟之中,挖掘出数百万片竹简残片,企图通过这些残片重建先秦历史。


可惜,至死他也没有完成这个工程。


现在,那些简牍依然躺在兰台和石渠阁之中。


而唯一清楚其具体内容,并对其有所整理的太史令司马迁,又是站在大家这边的。


如此……


谁还能证伪?!


杨宣却是摇着羽扇,继续说道:“自今上即位,圣主临世,我等左传学者,皆欢欣鼓舞,欲为天子效命,奈何异端阻道,邪说横行,乱陛下之圣听,伤仁义之根本,《传》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故鄙人杨宣,诚惶诚恐,定于庚寅之日,于长安尚冠里大道,公开讲义,讲我左传之正义,论君子之仁义操守,决国家之兴废存亡之根本!”


众弟子与左传儒生,听着纷纷拜道:“谨遵老师(阁下)之命,愿洗耳恭听……”


只有那些旁观的古文甚至今文的大儒,闻言猛觉不对。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孔安国咀嚼着这段话,内心之中有句mmp,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盖因为,他嗅到危险了!


这杨宣竟然……竟然……重操旧业了!


什么旧业?


山寨、借鉴、再创作!


虽然目前看来,还不明显,但其意图,却已经呼之欲出!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随着那三世说的流行与深入人心,各大学派,不分今文、古文,都在这上面打主意,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但又害怕枪打出头鸟。


于是,除公羊外,大家都在观望。


却没有想到,这小小的左传,暗藏如此野心!


居然趁着这个机会,踏出了第一步!


但,杨宣却是怡然不惧,望着满场士大夫,再摇羽扇,道:“今有幸得蒙诸位同门、同道及世兄不弃,吾将尝以‘左传新解’,以飨诸君……”


于是,张口便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左传的故事,深入浅出,风趣无比的阐述着历史事件。


不得不承认,论故事性和传奇性,左传比起干巴巴的公羊和谷梁,胜出的不止是一点半点。


而杨宣又在这些本就已经非常精彩的故事基础上,再加创作,使之更加精炼、精彩、吸引人。


众人听着,都是如痴如醉。


杨宣看着,内心暗自得意。


左传学派,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有便宜就占,有好处就赖。


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不如此,左传传续,早已经断绝!


他们必须也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吸取养分,壮大枝叶!


至于坏处和会不会得罪人?


你能让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去挑挑拣拣吗?


孔安国等人听着,却都是一头黑线,要不是如今大敌当前,恐怕他们已然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