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我要做门阀 > 第五百节 张子重老师

第五百节 张子重老师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返回目录

出了建章宫,张越就回了家。


只是这个家,暂时来说,还有些陌生。


“主公……回来了……”田苗恭身将张越迎到正厅,拜道:“这些日子,主公不在家,小人就自作主张,按照主公的意思,去扶荔宫要了两千斤葡萄回来,与诸位师傅,一同装缸酿酒……”


张越听着,微微点了点头,这个事情是他吩咐田苗去做的。


葡萄酒的酿制,其实很简单。


算的上是最容易酿制的酒类了。


只是……


“两千斤?”张越微微有些惊讶:“今年扶荔宫葡萄产量这么高?”


“是呢!”田苗恭身答道:“据说是因为今夏光照足,所以扶荔宫里的葡萄,比去年多产了数万斤……”


张越听着,微微皱眉。


这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


关中夏季持续的酷暑,让几乎整个关中的农民都陷入了灭顶之灾。


哪怕现在,国家进行了干涉,实施了配给制度。


但其实也只是保证了基本的民生需求而已。


百姓的日子,依然受此影响很大!


旁的不说,因为土地产量锐减,百姓的口粮因而严重不足,只能买米维生。


由之导致了一笔对于自耕农和佃户而言的巨大支出。


哪怕国家进行了限价,但,一石粮食一百钱,一个月就要支出数百甚至上千钱!


普通农民,哪里有这么多资金?


只能想尽办法,去打零工赚钱来养家。


甚至不得不卖掉一些土地和不动产来维系家庭的支出。


等到明年,关中的贫富差距和土地兼并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这也是小农经济的脆弱之处。


在没有工业化前,农民基本没有太多的赚钱门路。


手中资金不足,储备不足,稍有风吹草动,就是灭顶之灾!


这还是国家进行了强力干预和组织,尽了最大的努力后的结果。


可以想象,若没有国家干预,今年的关中,一定会是一片哀嚎。


数十万人将沦为破产的农民,变成他人的奴婢。


但……


扶荔宫里的植物,却反而因此,长的非常好,产量还提高了许多!


没办法,再穷不能穷皇家,再苦不能苦刘氏。


对吧?


真真是讽刺!


“得提高农民收入啊……”张越在心里想着。


这个命题,哪怕在后世,也属于天天讲,年年谈的课题。


能把这个事情做好的,基本都能坐火箭,升官如尿崩。


好在,具体到如今,还算好做。


无非是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农民可以就近工作和赚钱的副业。


譬如,马上要搞的水利建设,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但问题是,这个模式恐怕很难套到天下去。


新丰能大搞水利建设和基础建设,那是因为,新丰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试点,有这个资本和资源。


而其他地方?哪怕就是新丰隔壁的那几个县,谁有这个资本和资源?


想要学罗斯福,靠着基建翻身,暂时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资源和资本,都需要时间来积累。


所以,这次回去,张越打算探索一下,看看能不能发展出一条,能适用大半地区的道路。


心里面也有几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合不合实际,能不能行。


带着这样的念头,张越一头扎进了书房里。


这个新家的书房,特别大。


几乎相当于,两个张越在宫里的那个堪舆室了。


藏书更是无比丰富。


数百上千卷,张越刚刚从太学化缘来的简书,摆的密密麻麻。


这次,张越是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从董越哪里搞来的。


不止有太学生们平时阅读和学习的简书。


还有着百余卷当世大儒们平时研读和注解的书简。


就连看张越不太顺眼的夏侯始昌,也将他平日读书的几卷手稿和几个得意弟子的书稿送来了。


美其名曰:请侍中斧正。


实际意思就是来示威。


想要让张越认可甚至赞同他们的理论。


只是……


他可能怎么都想不到,张越要他的书稿,只是拿去当肥料的……


但其他人的书稿,就不是这么好处理了。


因为……


张越扫视着整个书房,嘴角微微抿起来。


“这是让我当批卷老师啊……”他微微叹着,有些皱眉。


这些书稿大都是董越、栾大、赢公以及欧阳高、林尊、杨何等今文学派大儒送来的他们的弟子的手稿。


人家送来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愿请侍中不吝指教。


言下之意呢,就是让张越打白工,给他们的门徒批阅一二,给些意见。


毕竟,张越现在的名声很大,至少在理论这块,在今文学派内部都属于公认的天才大牛。


人们普遍认为,他的理论水平已经和贾谊贾长沙,终军终童等曾经的天才少年相差无几。


现在,他主动提出想要看一看年轻学子们的手稿‘共同进步’。


这些人都快高兴疯了!


马上就塞过来一大堆门徒的手稿。


甚至,张越可听说了,很多大儒门下的弟子们,都以自己的手稿能送到他手里面而骄傲。


甚至,许多人都是翘首以待‘等候侍中公斧正’。


哪怕是出于为未来考虑,也不能伤了这些年轻人的心。


得仔细审阅、批阅,给些意见。


没办法,想要持续不断的肥料供应,他就只能硬着头皮,干起这阅卷老师的活。


而另外一个,张越也明白,这其实,也是一场对他的考试。


其他人很轻易的就能从他的批阅里,看出他的屁股坐在那里?


甚至说不定,还能有聪明人轻松从中窥出他的真正主张。


这也是个麻烦事情!


张越自己心里面明白,他压根就不是什么公羊学者。


对于公羊思想,他是欣赏,但绝没有什么虔信或者深信。


他真正想做的,只是借公羊学派和董仲舒的虎皮套套,挂羊头卖狗肉。


公羊思想里,他喜欢的才会接受,那些糟糠与陈腐之物,当然是会被毫不客气的丢掉。


董仲舒要活着,估摸着能把他脑浆都喷出来。


拿起笔,张越坐下来,叹了一声:“也是麻烦啊……得玩cos了!”


好在,他可以回溯后世的大量文献,笔记,代入一下梁启超、谭嗣同、康有为。


只是,这是一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