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二十二章 妥协

第二十二章 妥协

作者:梦吴越 返回目录

李国帧作为三大营都督,三军之帅,是要对手下人负责的。


而倒卖火器,按照大明律,是可以判处抄家灭族的。


出乎崇祯意料,李国帧听了这话,竟然没有表现出一丝惊恐,反而不紧不慢道:


“皇上有所不知,神机营火器大都是前朝制作的,国家承平日久,这些火铳放在武库年久失修,多有消耗,皇上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们使用,倘若炸膛,臣担心会伤及无辜,万一伤到龙体,臣虽百死,不能谢罪。”


旁边六名太监听见这话,都拿眼角余光逼视李国帧,那眼神好像是要将李大都督杀死。


这些太监兵之所以还站立不动,并不是因为胆怂,而是因为皇帝训练他们要。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此刻他们坚如磐石。


崇祯脸上仍旧挂着职业微笑,抬头望向李国帧,满怀欣慰道。


“李都督说的有礼,替朕解答了不少疑惑,以后朕在宫中练兵,还得多请教你才好啊。”


李国帧没想到一向刻薄燥切的朱由检会说出这样的话,在见到自己刚才那样咄咄逼人后还能保持镇定,这完全不符合朱由检的性格啊。惊诧之余,李国帧连忙附和道:


“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


崇祯微微一笑,抬头盯着李国帧道:


“既然都督已不反对朕操练兵马,诸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国侦听了这话,如哑巴吃黄连一般,只得悻悻退下。


崇祯说罢,仍旧面无表情。


他目光炯炯,看的李国帧心神不宁,身为三大营主帅,纵容部下倒卖火器,按照大明律算,是灭族杀头的大罪。即使李都督如何肆无忌惮,突然听到崇祯这样说,他还是有些害怕的。


朱由检当然知道。如果不是崇祯有把枪,有几位心腹死士,眼前这位京营头子真有可能当朝顶撞自己。


说到底,大明律是留给有实力的人去执行的。


当年朱元璋之所以能杀掉几千大臣,原因很简单,他手里有嫡系军队,想要杀谁就能杀谁。


现在对崇祯来说,情况明显就不同了。


实际上,只要他出了北京城,恐怕连一兵一卒都调遣不了。


要知道当年大明还处于上升期时,正德皇帝朱厚照跑到宣大镇,幻想指挥兵马与小王子决战,当地将领都是不买皇帝的账的。


群臣沉默片刻,李国帧心中愤愤不平,也顾不上崇祯指责,继续上奏道。


“回皇上,京营之中若有不法之徒,倒卖火器,臣自有严加处置,不过还请皇上以天下社稷为重,不要妄动兵戈,也不要再操练人马!”


李国帧这话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挑衅。


崇祯有把枪,李国帧也有枪。


“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朕会考虑的。”崇祯仍旧是面无表情回道。


李国帧还要说话,王承恩猛挥佛尘,厉声呵斥道:


“听见没有,皇上叫你下去!”


李国帧意味深长望王承恩一眼,转身退后百官人群中退去。


崇祯心头稍稍舒展,终于送走了这个大爷,这些文官东林党们战斗力真是彪悍啊。


不等崇祯坐回龙椅上喘口气,内阁首辅陈演便上前一步,接过李国帧的任务,继续对崇祯施压。


“皇上,真的要操练兵马?”


崇祯神色坚定,朝陈演点点头。


陈演叹息一声,接着说道:


”我朝开国以来,除太祖成祖,皇帝御驾亲征,操练兵马之事极为罕见,为君者,应当安居垂裳,所谓兵凶战危,望皇上三思。”


“这些应该是从书上直接抄下来的”


安居垂裳?


崇祯笑了笑。


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大明就快亡了,你来这么一句,安居垂裳。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皇上明鉴,


崇祯望着陈演那张大奸似忠的老脸,恨不得上前抽他一巴掌。


他克制住内心怒火,缓缓道:


“陈阁老此言不虚,不过据朕所知,我朝御驾亲征不在少数,比如英宗,武宗,”


崇祯话刚落音,群臣之中便发出轻微笑声,陈演轻咳一声,众人笑声立止。


“英宗当年御驾亲征也先,王师惨败,在土木堡被俘,几近身死,至于武宗么,咳咳,”


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大明朝中名声很烂,文官们认为他背离了传统轨道,所言所行,不似人君,因此在死后谥号武,明显带有侮辱的意味。


崇祯倒不在乎这些,他目光扫视群臣。


这时,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对崇祯拱拱手道:“当年太祖成祖驰骋沙场,天下承平百年,今建奴李闯内忧外患,皇上操练御林军,努力中兴,诸位却要反对,不知是何居心!”


不等兵部尚书张国维说罢,旁边户部主事丁孕甲上前一步道:


“皇上操练御林军,不费户部一粮一饷,诸位却要反对,是何道理?臣请革去陈演首辅之职!”


陈演以及他身后众大臣一齐回头朝丁孕甲投来恶毒目光。


却听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缓缓道:“朕今日早朝,是要和诸位商议上次说过的藩王之事的,不是来听你们吵架的!朝堂之上,不得肆意攻讦大臣!”


丁孕甲听了这话,愤愤退回原位。


崇祯望了户部主事一眼,感慨文武大臣中还是有些忠臣的,也不是像朱由检临死说的那样诸臣误我。


崇祯将目光转向内阁首辅陈演,后者脸色微变,应该正在想怎么对付丁孕甲。


“慈宁宫的老宋,前几日在朕午膳里下毒,又在宫中散布谣言,说内府发给太监的例钱是假的,所以被朕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