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 第278章:反驳,天朝崛起论

第278章:反驳,天朝崛起论

作者:神化周 返回目录

御书房之内。


气氛还是那么凝重。


杜如晦等人也是看着李恪。


接下来,李恪会遭遇怎样的处罚,就看李恪怎么说了。


唉......杀了一国使者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开罪?


话自然是有很多要说的。


陛下,你可知东瀛位于何处?


李恪看向李二,沉声道。


朕是问你有什么要说,不是让你问朕!


李二的脸当即又沉了下来。


自己给机会让李恪反驳一下,他竟然又来反问朕?


如是不想要这个反驳的机会,那就先到天牢待几天再说。


岑老师,您知道吗?


李恪直接不理会李二,转头看向岑文本。


同时还加了一个您字,以表示对岑文本的尊敬。


咳咳,自然知道。


在大唐以东,隔离一片辽阔的海域之外。


岑文本干咳两声,讪讪说道。


他偷偷看一眼李二,发现李二的脸有点黑。


心中不由得轻叹:孩子啊,你不是故意坑老师的吧?


不过岑文本心中也是暗自点头,觉得李恪对他是真的尊敬。


和皇帝陛下说话的时候都没有用到您,而问自己的时候却用上。


自己在他被断绝父子关系这段时间都没有去看过他,不知道有没有怪过自己?


本来是想等着李恪上门再帮助李恪的。


但现在看样子,还是自己主动去找李恪多联系吧。


这孩子不愧是自己学生,就是那么优秀......


不错,以我们大唐为中心,就是在一片辽阔的海域之外。


它的北边也是隔着海岸的新罗和百济,更远点的就是高句丽、东边是一片复杂的群岛,南边是都是海,西边就是我们大唐。


从地理位置上看,东瀛就是一个距离大唐很远,又被大海包围的弹丸小国。


李恪沉声道。


这点地理知识,是李恪上初中的时候记下的。


然后呢?


你就是要说这个?


李二眉头紧皱,沉声道。


刚才李恪没问成自己转问岑文本让他很不开心。


那感觉,就好像是自己不知道东瀛的地理位置,才转问其他人。


不过李二心中也是对李恪的分析点头,暗想李恪对东瀛地理位置的认知不错。


回头得验证一下李承乾和李泰两人的功课,考考他们是否知道东瀛周边环境情况。


东瀛人靠海而居,水军力量也许很强。


但距离大唐太远,又有新罗和百济以及高句丽在边上。


他们就算是想对我大唐出兵,也是有心无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恪看了李二一眼,继续沉声道。


虽然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东瀛对大唐出兵是不可能的。


但是到了后世,到了科技发达之后,这个国家对华夏的伤害很大。


如今既然自己穿越而来,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种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有朝一日,李恪会率军登岛,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你是想说,弹丸小国的使者,杀了就杀了?


岑文本试探性问道。


如果按照李恪所说的,还真的杀了就杀了。


可是......


到底是一个国家的使者,到底代表着一个国家啊。


陛下以及那些看不得李恪好的大臣会这么放过李恪吗?


李恪,你的意思是因为他国弱小,就能随意杀害他国使者?


长孙无忌也出声。


他眉头紧皱看向李恪,言语间有几分质问。


若是因为国家的弱小,自己国家使者就要被强国随意杀害。


那当大唐面对更强国家的时候,我们的使者是不是也会被人家杀害?


长孙大人,你是故意曲折我的意思。


弱国无外交,但我不是提倡随意杀害他国使者。


我杀东瀛使者,是因为东瀛是弱国,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想杀。


李恪眉头微皱看向长孙无忌。


对方的话带着故意曲折理解自己话的意思。


但无妨,话都是可以说的,但也是可以反驳的。


因为你想杀就杀了?


李二顿时冷声道。


听到李恪说到弱国无外交的时候,他深有体会点头。


当年渭水之盟要有多耻辱就有多耻辱!


他堂堂皇帝,给颉利可汗牵马,卑躬屈膝,何等羞辱?


就因为当时的大唐是弱国,所以没有外交,所以没有地位!


本想称赞李恪一句的,但被李恪后面的一句直接气得脸都黑了下去。


想杀就杀?


朕都没有那么暴虐!


你倒好,不是皇帝也想做暴君?


看来,这个逆子真的继承了隋炀帝的暴君血统!


难道不应该吗?


我大唐如今何其强大?


覆灭北方霸主东突厥,奠定大唐天朝的崛起。


它东瀛区区弹丸小国也敢在天朝嚣张,也想杀我,是没看到大唐的崛起?还是故意试探大唐虚实?


李恪大声道。


言语间变得有些激动。


他目光炽热地扫向李二等人。


只觉得体内热血沸腾,恨不得打造出一个盛世天朝。


大唐天朝......


试探大唐虚实......


李二等人喃喃开口。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有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大唐天朝四个字就让他们都为之热血。


但试探虚实又让他们觉得身体发冷。


大唐灭掉东突厥,奠定他崛起的地位。


周边诸国到来也是因此到来,想看看虚实。


若是大唐表现得软弱,这些国家想来会虚与委蛇。


但若是大唐表现得强硬,那么他们就得恭恭敬敬趴着。


如李恪这般一言不合就杀人,更能够让诸国代表感到大唐实力。


大唐崛起了,那就该拿出大唐崛起的样子!


不服就杀,不敬就杀,杀出一个万国跪服的大唐盛世!


李恪大声喝道。


大唐在后世看来是一个盛世。


但更多的是一个诗词文化璀璨的盛世。


它包容性太强,容纳太多异族,导致后面的安史之乱以及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若是大唐表现得更有魄力一些,后世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


万国跪服的大唐盛世!


李二喃喃,眼中缓缓涌出精光。


作为帝王,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


这一刻,他脑海里勾勒出李恪描绘出来的大唐盛世万国跪服!


杜如晦等人也是喃喃,脑海里同样幻想着李恪说的那种情景。


大唐成立的时间太短了,他们主政朝廷的时间也太短。


抛开武德九年不说,如今才是贞观三年。


三年的时间大唐就灭掉北方霸主东突厥,可谓是军事力量上成长非常快速。


但是心态还没有跟上,百姓生活环境还没有跟上,大唐的总体实力还没有跟上。


说到底,就是李二等人还没有适应取代成为霸主那种该有的大气魄。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二等人。


大唐的灾难实在是太多了。


每年要么是洪灾、要么是旱灾、要么是蝗灾,要么是雪灾......


一个个灾难接踵而来,大唐内在是非常疲惫的,国库从来都是空着的。


但现在似乎有了一些不同。


雪灾有李恪的棉衣算是勉强解决。


蝗灾有李恪的红薯也算是勉强解决。


至于洪灾和旱灾,如果李恪杂交水稻能够大产似乎也能够解决。


所以......


大唐真的崛起了吗?


那李恪还要处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