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 第419章:大功一件?惨无人道?

第419章:大功一件?惨无人道?

作者:神化周 返回目录

长安城。


李恪和柴绍回归的消息被传回。


顿时间,长安城的百姓都是一阵阵激动呐喊。


在李恪离开长安城之后,柴绍出事的事情慢慢暴露出来。


朝廷虽然想要镇压消息,但是这么大的消息想镇压也镇压不了多久的。


毕竟消息会从幽州的方向慢慢传回长安城,然后被广大的百姓知道情况。


而且,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


那就是在消息开始传回来的时候,杜妙颜的情报部门也开始运作起来。


杜妙颜故意将消息扩大化,为李恪和烈阳军打造声势,塑造李恪英雄形象。


在这次平定叛乱,又救了柴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杜妙颜动用最大的力量宣传。


故而在消息刚刚传回长安城,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已经知道这件事,议论顿时四起:


哈哈哈......


好消息,真是好消息!


区区十万亡国俘虏也想颠覆大唐,不知天高地厚。


李老板好样的,蜀国公好样的,不仅人好,打仗也非常好。


听说了吗,朝廷还没有出兵,柴绍将军的女儿就拉着蜀国公前去营救。


何止听说啊,在平叛这段时间,朝廷都没有派兵出去营救,对蜀国公无比信任。


那是,蜀国公带领的烈阳军可厉害了,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加入其中,我也想参军。


你们说这次陛下和朝廷会对蜀国公进行什么封赏呢?


长安城的百姓皆是议论纷纷。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每一场对外胜利都能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强心。


他们不会想太多政治方面的东西,只会注意到底是谁获得战争的胜利。


人民更加爱戴的是打胜仗的将军,而不是在朝廷当中玩阴谋诡计的权臣。


当然,有时候百姓是很难左右朝廷的政策......


皇宫太极殿。


此时刚好还是上早朝的时间。


坐在龙座上的李二脸色沉着看向下方的朝臣。


关于李恪平定叛乱,还救活柴绍的消息已经在昨晚传回来。


现在不仅是长安城的百姓知道此事,太极殿上的朝臣们也都知道。


但朝会都进行一大半,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将此事提出来的。


眼看朝会就要结束,李二还是没有发现有人主动站出来。


毫无疑问,这里面又是有些人在从中作怪。


不用想就知道是太子和魏王两人。


兄弟两人都不想李恪越来越好。


所以,暗中做了点东西。


对此李二没有任何反感。


毕竟身在皇家,哪有什么不争的?


只要不是手足相残,李二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陛下,蜀国公平定叛乱,剿灭东突厥十万俘虏叛逆,同时还救活镇军大将军。


臣以为,此两等大功,理应给予大奖励。


中书侍郎岑文本终于站出来,恭敬说道。


朝廷上的气氛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也决定第一个站出来。


有人主动打破这片宁静的湖面,就很快有人想要将它恢复平静。


然后,就会越来越多的人出手,阻止或者支持李恪受到朝廷的奖赏。


陛下,臣觉得不可。


蜀国公虽然有功,但是残杀五万手无寸铁的俘虏,惨无人道,有辱我大唐礼仪之邦的称号。


臣作为兵部尚书,臣觉得蜀国公过大于功,不能赏,还要稍微惩罚。


兵部尚书侯君集恭敬站出来。


此人在女儿嫁给太子李承乾之后,就彻底偏向太子一系。


朝中大臣都能够很是明显感受到这点,都知道侯君集已经是太子的人。


但这也说不得侯君集不是,也弹劾不了侯君集结党营私。


因为侯君集是太子李承乾的岳丈,最多也只能说明偏向,而不是结党营私。


陛下,臣以为侯君集不配做兵部尚书!


身为兵部尚书,他应该管理的是军事,以确下面士兵功过。


蜀国公平定叛乱,救镇军大将军,这就是军功,就应该表示肯定的态度。


而不是因为屠杀五万俘虏就犹如大唐礼仪之邦的称号,这个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户部尚书萧瑀一站出来,就指着侯君集破口大骂。


他的嗓门一直都很大,大声说话的时候口水就会不自觉喷出去。


话还没说完,侯君集就感觉自己的脸被洗了一次,火气顿时就升起。


我身为兵部尚书,管理的是军中事宜,但下面的将军品行就不管了吗?


我是给朝廷挑选品行上等的好将军,而不是一个只会屠杀,没有人道的刽子手。


侯君集黑着脸,朝萧瑀大骂。


特么的,他总感觉萧瑀说话是故意喷口水。


每次别人和他说话,要是不拉开距离,准能被喷一脸。


这种感觉不是侯君集有,和萧瑀碰撞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


放你狗屁吧!


李恪品行大家有目共睹,他哪里品行不好?


你举个例子出来,要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老夫和你没完。


萧瑀当即变得更加激动。


不过他实际上头脑清醒得很。


他明白,李恪最能让人指责的就是和陛下断绝父子关系这里。


但这里是朝廷,前面就坐着陛下,谁敢将这件事拿出来当众说的?


除非说他完全不顾及陛下的面子,也不担心被陛下穿小鞋。


他屠杀五万手无寸铁的东突厥俘虏就是品行不行。


侯君集被气得脸都黑了。


特么的,萧瑀这混蛋专门喷口水给自己。


所以我就说你不配做兵部尚书。


对军人来说,这明明就是他的显赫军功!


是不是品行问题,那不是你兵部尚书该担心的。


陛下,请立即辞去侯君集兵部尚书之位,他不配。


萧瑀大骂道。


然后向李二行礼。


咳......


诸位爱卿觉得呢?


李二顿感无语,被萧瑀逗笑。


岂有人是一句话就说辞去对方职位的?


而且,这种建议,还是过分了点,太拉仇恨了。


看着侯君集黑着脸,拳头都握了起来就知道情况。


陛下,臣觉得蜀国公平定幽州叛乱,有功!


李靖站了出来。


直接忽略萧瑀和侯君集的争吵。


两人的争吵不过是烦心而已,不值得参与其中。


陛下,臣觉得蜀国公平定幽州叛乱,有功!


杜如晦同样站出来。


他一直都等着有人先说话。


如今也到了自己发声的时候了。


话落。


朝廷顿时变得无比安静。


军方第一人李靖替李恪说话。


文臣第一人杜如晦替李恪说话。


文臣武将的第一人都给李恪说话,这让人感到压力巨大。


场中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脸色都变了变,心想如何继续弹劾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