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从1983开始 > 第一百一十章 借调

第一百一十章 借调

作者:睡觉会变白 返回目录

鞍城,喜来乐馄饨店。


天光灰蒙,太阳尚未升起,张桂琴和齐柔柔已经在店里准备早上的食材。


主要是凉面,煮好了用冷水一过,宽面装盘,切黄瓜丝,淋上麻酱或者油辣子,清爽可口。


馄饨店开了一年多,食客习惯稳固,不少人起来就奔这一口凉面,吃完了再去上班。有人吃,就得有人做,辛苦,但也挣钱。


张桂琴按照以往的经验备好材料,刚歇口气,许孝文捧着份报纸推门进来。


“又不去团里?”


“团里都没人了去干嘛,下午茶社有书。”


“茶社一场给你五块十块的,你还挺乐呵。”


“我现在又不缺钱……”


许孝文的眼睛始终没离开报纸,道:“田芳哥说新书,不演出了,我不爱跟着刘兰芳混,自己躲清静还不行么?”


“行,怎么不行啊?一天老说我像资本家,我看你才是地主老财,没事喝茶遛鸟,闲了说说书,店里就我一人忙活!”


张桂琴啪的一甩抹布,说着说着就来气。


鞍城曲艺团现在仍然红火,光说评书的就有三十号人,头几年商演都演疯了,个个腰包贼鼓。


但随着单田芳《白眉大侠》开播,他这一系慢慢消停,张贺芳亦显退隐之意,姓刘的则愈发精明,往官位上发展。


加上田连元异军突起,《杨家将》首开电视评书先河……外人一提评书,鞍城曲艺团再非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的局面。


许孝文现在真不缺钱,也就犯不着拼命。


张桂琴发了一端脾气,见丈夫居然没理,眼睛还盯着报纸,奇道:“你看什么呢?”


“唉,说不上来……”


他摇摇头,忧虑又迷惑,“自己看吧。”


张桂琴接过一瞧,醒目的黑色大字:


“昨天,也就是8月3日,在盛京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工商局的负责同志宣布:连续亏损10年,负债额超过全部资产三分之二的市防爆器械厂,正式宣告破产!”


“破,破产?什么意思?”她没懂。


“就是厂子黄了。”


“那工人怎么办啊?”


“我特么知道怎么办?”


许孝文莫名暴躁,张桂琴也很懵,他们俩虽然不是工人,但在鞍城这座城市土生土长,某些思维早就融入在骨子里。


比如国企就是铁饭碗,工人阶级最牛逼……结果现在,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政府跟你说:破产了,工人没工作了!


俩人不晓得这意味着什么,只觉世界好像变了,跟以前的认知不一样。


话说五十年代时期,涩会主义改造完成,私企不复存在,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你亏得再多,上头也给补贴,根本没有破产的概念。


改开之后,政策慢慢调整。


早在一年前,盛京市政府就对防爆器械厂等三家企业,发出了破产警戒通告。而在一年期限内,拯救无效,该厂宣告破产。


此乃新中国第一家破产倒闭的公有制企业。


毫不夸张的说,此事震惊了国内外。《时代》周刊就撰文评论过:“一个在西方并不罕见的现象……不是在底特律或里昂,或曼彻斯特,而是在中国东北部的盛京!”


“铁饭碗啊,铁饭碗,到头来哪有什么铁饭碗?”


许孝文抽着烟,“想不明白,那厂子也一百多号人,没工作咋活呢?”


“人家还用你操心?国家肯定有安排。”


“安排个屁,真有安排还能破产?我看啊,现在啥单位都特么不保靠,以前觉得你在歌舞团挺好,现在歌舞团都要散伙了。”


“你说就说,提我们团干什么?我还说你们曲艺团蹦达不了几天呢。”张桂琴不乐意。


“反正就那意思。我现在想想啊,也亏得小非看的远,开了这家店。不然指不定哪一天,抽冷子咱俩都没工作了,那可怎么活?”


“是啊,现在也挣……”


张桂琴瞅瞅厨房,低声道:“挣一万多块钱了。”


她顿了顿,又道:“哎,一直想跟你说个事儿,老忘,今天正好。我琢磨着这店面有点小,卖的也简单,一到饭点挤挤攘攘跟猪圈似的,我想换个大的。”


“大的?你想多大?”


“既然换,肯定开个大饭店啊,起码得两层楼吧。”


“我特么上哪儿给你找两层楼去?”


“不是两层楼,大院子也行啊,咱们也不卖馄饨了,就弄个电视里那种大饭店,雇几个服务员,穿着制服,你看多带劲。”


“这个……”


许孝文挠挠头,“我有点闹不准,要不问问小非?”


“那你就问,打电话?”


“打电话他接不着,最近不说挺忙么,写信吧。”


………………


许非收到信的时候,已是一周之后了。


挺诧异父母亲的想法,居然没守成,反倒想开疆拓土,扩大产业。他再一次为拥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幸运,立马写了封回信。


既然要开大饭店,那索性就开到鞍城最大,国营除外。先找地方,具体装修什么的等自己回去再说。


要么就是,别在鞍城开,去盛京,那边好歹是省会,比老家有发展——虽然东北就没啥发展。


如今是八月中,《便衣警察》有条不紊的拍摄。


许非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个小细节累积起来,可能等到最后成品时,大家才会发觉他的贡献。


不过林汝为已经很满意了,比自己最初预想的艺术质量起码提高了好几分。


就拿表演来说,胡亚杰比刚开始顺畅多了,偶尔还会有亮点出现。宋春丽中规中矩,很标准的完成了任务。


出彩的是申君宜,惊艳的是伍玉娟,真有天赋。


有一场戏是,男女主角聊着什么事,挺生活化的场景。林汝为不太满意,许非就跟伍玉娟沟通一番,结果那姑娘把全组都震了。


当时,她就有意无意的搭着胡亚杰肩膀,小手特自然的在肩头划动。


小情侣嘛,有点调皮的逗弄男朋友,又一本正经的听对方说话。正经在眼睛,调皮在手。


这种异性演员间的接触,过了就色情,少了还尴尬,她都没有,恰到好处,分明就是那个主动大胆,敢爱敢恨的施肖萌。


胡亚杰脸红脖子粗,强撑着拍完这场戏。


没办法,被女孩子摸太刺激了!


“停!”


“冯晓刚,张嘴说话,你嘴里含糖球儿呐,稀里糊涂的!”


“对不住,再来再来。”


冯裤子连忙摆手。


今天这场戏,是周志明等人抓捕几个倒卖黄金的犯罪分子,找的演员临时没来,林汝为便让冯裤子客串。


只见他穿着横纹短袖衫,留着三七分的分头,唇边毛茸茸的天然两撇小胡子,不用演,往那儿一坐就像。


“今天下午,六点。”


“在哪儿?”


“在海边。”


“跟谁一起走?”


“跟我老板,他要去粤省。”


“停!”


林汝为又喊,“吐字清晰点,跟你说了别含糊!”


“老太太,我说话就这样,您又不是不知道?”


冯裤子也委屈,“要不您换个人得了,小许说话清楚,您让他来吧。”


“这角色是犯罪分子,你看他像么?”


“……”


源自灵魂的发问,直接给冯裤子干懵逼,不带这样的啊!


反正折腾半天,总算把戏拍下来了。


大伙正准备下一场,门外轰隆隆声响,嘎吱,停了一辆圆头圆脑的幸福250。


这款摩托车,大概是七八十年代最著名的一款,大江南北都在骑,很多人记忆犹新。


“老郑!”


“主任!”


“主任!”


郑小龙从车上跳下来,直入片场,他是责任编辑,平时不跟组,很多人都挺奇怪。


他先跟许非摆摆手,使了个眼神,跟着去找林汝为。


嗯?


许非一愣,琢磨片刻,哦,可能是台里春晚的事。


果然,没过一分钟,那屋里老太太就吵吵起来了。他也不好进去,就在外面等。


过了好久,郑小龙才沟通完毕,出来道:


“小许,明天去文艺部报到。”


“几点?”


“就上班时间。”


“知道了。”


郑小龙转身走了,许非顿了顿,进去找老太太,“对不住导演,我也没办法。”


“不怪你!”


林汝为跟小孩似的生闷气,嘟囔道:“都怪电视台那帮人,去那边好好干,别丢脸,受委屈跟我说,我把你要回来……”


“一定一定,拍完了您也得告诉我,我还想混顿饭吃呢。”


“行了别贫嘴了,你今天也别跟着,趁早回家吧。”


“诶,那我走了。”


许非收拾收拾闪了,众人顿时嘁嘁喳喳,化身长舌男。


“怎么回事?小许调文艺部去了?”


“那不坑人么?文艺部能干什么啊?”


“听说是临时借调,搞完春晚就回来。反正咱们这戏,还有一个多月也拍完了。”


“……”


赵宝钢和冯裤子面面相觑,许非在剧组就像一座大山,牢牢压制着这两个货,而同时又是他们追赶的目标。


结果biu的一声,人没了。


仿佛瞬间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压力,空虚又懵逼。


冯裤子砸吧砸吧嘴,不是滋味,这说明啥?这边一近收尾,那边就急慌慌的借过去。


恰恰说明人家重要啊!


(107章进去了,等我改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