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本书吧

第二百六十七章 出本书吧

作者:睡觉会变白 返回目录

中午,京台办公室。


原本的桌椅已经挪走,换成了条桌和板凳,中心全员上阵在里头忙活。


大体格局很像小学的元旦联欢会,最前面一溜桌子,供演员就座,三面贴墙各有一溜,中间围着空场。


墙上还挂着横幅,“《胡同人家》新春茶话会。”


赵宝钢大声嚷嚷,一派包工头气质,“每桌一个壶,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茶叶。没有的往里加,上好的红茶啊,别拿高碎糊弄人。”


“告诉食堂热水得管够,别喝到一半没水了,丢人现眼。”


“点心、水果都摆上,每桌一盘。”


“还有那个字,哎……”


赵宝钢走到门口左侧,墙上贴着一幅毛笔字,“和乐融融,宾至如归。”


“这谁写的?”


“晓刚吧。”


“什么词儿啊?还和乐融融,一看我们就没文化。哎,许老师!”


他把许非叫过来,许非一瞅,也摇头,“没灵魂,拿笔来。”


旁边有人递上毛笔,十分惊讶,没听说许老师会写字啊?只见那货腰马合一,刷刷几笔注入灵魂,赫然两个大字:


“还有……”


啊呸!


只见纸上添了八个字:和气致祥,谈古说今。


赵宝钢瞧了瞧,“词儿还成,字不咋样。”


“我又没说用我的,那个谁,拿去给主任,请他写一个。”


有人颠颠下去了。


约莫12点半,现场布置完毕,开门接客。


这个茶话会啊,就是喝茶清谈,上午不行,上午没气氛。得午后,就些小点心,一帮人神侃,到傍晚溜溜达达回家,巴适。


1点钟,陆陆续续来了。


大杂院的九位居民,几家报纸的记者,京台自己的摄像师,外加五十名观众。光麦克风就准备了八只,领导没出席,怕严肃。


许非单独弄了个座位,算主持人。他搭眼瞧着,忽见一个裹得跟面包似的小姑娘进来,戴着陶蓓同款耳罩,非常精神。


辨认了几秒,嗯?这不小桃红嘛!


这妹子好啊,性格好,演技好,聪明伶俐,被皇阿玛那个老骚货圈住舌吻40秒……


略略略。


小桃红现在是国家花样游泳队队员,偷看电视被罚写检讨,不过抽奖得中,屁颠颠来参加。


东张西望,最后猫在一个角落。


等人差不多,许非打开话筒,“喂喂……安静一下,我们开始了。”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新春茶话会,这里有新闻界的朋友,有热心观众,有电视剧主创人员,都别拘束,目的就是跟大家见面,聊聊天。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小刘!”


底下有人喊,惹得一片哄笑。


“什么小刘?我叫许非,饰演民警小刘,也是本剧的制片人。我旁边这一溜,应该很熟悉了。今天缺一位,饰演于兰姑的李健群老师,正在外工作。她同时也是本剧的服装设计,哎对了,《顽主》都看过么?”


“看过!”


“那服装设计也是李老师。”


哇!


众人惊叹,因为刘贝的衣服,潘红的衣服,以及那段时装表演印象太深刻了。


跟着,一票演员自我介绍,每一位皆是掌声如雷,到葛尤时更持续了半分钟。葛尤露出板牙,略慌的摆手,坐两次还没坐稳。


“哈哈哈!”


又是一阵大笑,葛大爷的喜剧形象正慢慢确立,啥也不干,往那儿一站就想笑。


开始都比较羞涩,在许非不断活跃气氛下,逐渐放开。


“我想跟韩老师说说,就是您在戏里跟莫老师太搭了,我一直盼着你们来段黄昏恋,可惜一直没满足。”


“哈哈哈!”


韩影笑声爽朗,“都爱看年轻人谈恋爱,你倒好,老头老太太搞对象有啥可看的?”


“怎么没有啊?”


莫岐接话,“最美不过夕阳红嘛,要是给我换个老太太,没准我就谈了。”


这句词,出自一首歌《夕阳红》,同时是央视的一档老年节目。许非小时候住姥姥家,没少陪着看,“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


当然现在还没有,他写在剧本里的。


又一位观众站起来,满脸激动,“尤哥,我能叫您尤哥么?”


“成啊,你这岁数叫我哥我还占便宜呢。”


“我想问问,您跟刘贝在一起了么?”


“你说戏里还是戏外啊?我可是已婚的正经人。”


刘贝抢过话筒,“德性,我还看不上你呢?这位朋友,你问的是绝对机密,现在不能说,大家看到最后就知道了。”


带他坐下,小桃红酝酿半天,蹭的也站起来,“小贝姐姐,我,我没什么想说的,我就是特别特别喜欢你。”


“哟,妹妹真精神!”


刘贝眼睛一亮,这姑娘太喜庆了,笑道:“谢谢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你是学生么?”


“不是,我是练花样游泳的,正式队员。”


“真棒,好好加油。”


“谢谢小贝姐姐!”


小桃红乐呵呵坐下,心满意足。


……


每个人都不冷落,西葫芦和史胖子也有粉丝,曹影更是博得一众妈妈们的喜爱,被夸的脸蛋通红,气喘吁吁。


初次面对面的激动过后,聊天变得专业起来,开始谈剧情,谈人物。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突然站起身,道:“我想问葛尤老师一个问题,前两天的《文艺青年》,您在里面扮女人,我想问问您的感受或者心路历程。”


“谈不上什么心路历程……”


葛尤拿着话筒想了想,“一开始吧,有点抗拒,后来自己想明白了。就是白奋斗紧跟着说的那段词儿,这是演员的基本素质,所以没什么太大感受。”


于佳佳举手,追问:“现在有些争议,说这段戏低俗,您有想说的么?”


“低俗?”


葛尤挠挠头,一脸无辜,“我倒没觉着,一部作品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多数人能喜欢,就说明我们……”


他见许非伸手要话筒,遂递过去。


“我说一下啊!”


许老师开口问,“在场的朋友,有不喜欢这段戏的么?”


众人顿了几秒钟,还是那位中年男子举手,“我就挺讨厌的,也觉得低俗。”


“哦,您看过卓别林的电影么?”


“看过。”


“那您觉得怎么样?”


“非常非常伟大。”


“卓别林也扮过女人。”


“……”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许非请对方坐下,继续道:“男扮女装,女扮男装,是戏剧惯用的一种手法。利用性别颠倒,来制造强大的冲突效果。


至于说低不低俗,我认为分情况。


白奋斗被人忽悠,释放天性,选择扮女人出去,挑战自我。首先它没脱离故事,剧情本身发展到这里了。其次,镜头和表演非常克制。


葛尤出来之后,并没有什么动作,就坐下来摘掉纱巾,故事继续往前走。


这种情况,我不认为是低俗,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喜剧技巧。


那什么叫真低俗呢?”


许非扫了一眼,招手道:“那个游泳的小姑娘,你耳罩借一下。”


“……”


小桃红指指自己,懵逼的递过耳罩。


咝!


葛尤咯噔一下子,就见那货转过身,恶魔一样,“来来,咱们现场演一段。”


众目睽睽,不能拒绝,他只好站出来,戴上粉红色的耳罩。别说,还挺合适。


底下已经开始乐了,这趟忒值了。摄像机赶紧对准,照相机也噼里啪啦拍照。


“跟剧情没太大关系,就像硬往里塞了一段,偏偏还重点突出……”


他没让葛尤难堪,自己先扭了一下,身段妖娆,不忍直视,嘴里还在讲解:


“眉飞色舞,搔首弄姿,打情骂俏,水性杨花……”


噗哈哈!


全场都在乐,还不是大笑,是笑到极致有点喘不过气的那种沙哑,变调。


于佳佳觉得自己的肠子开始抽搐,小桃红死死扒住桌子,一抖一抖……


“不要笑,我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这儿扭,看着低俗么?不,我们只是在解释,什么叫低俗。


就像刚才这样,突出男扮女装后的各种姿态,浮夸过火,让人产生一种生理上的不适,并以此为噱头,美其名曰幽默!


这特么才叫低俗!”


“……”


全场安静了一小会,紧跟着掌声如潮,肺腑至诚。


其实年代太早了,要是在后世,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例子,比如《李茶的姑妈》,《唐人街探案2》里的那段女装戏。


…………


茶话会开到四五点钟才散场,皆感不虚此行。


观众有吹嘘的谈资,记者有写作的素材,京台都想将其制作成节目,在春节期间播放。


众人三三两两的往出走,于佳佳留步,喊道:“许非!”


“怎么了?”


“忽然有个想法……”


于佳佳把他拽到僻静处,低声道:“我觉得你刚才和葛尤的即兴特别棒。”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


“少贫!我是说,你能不能写一些相关的文章。”


“做什么?”许非纳闷。


“我最近看胡同,越看越觉得国产优秀剧太少,粗制滥造的太多。好像观众没有一个明确概念,怎么去评价一部作品。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什么样的是差。


你可以写写这方面,服化道啊,演技啊,剧本啊,多写点,我帮你联系联系出本书。”


WHAT?


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