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从1983开始 > 第八百零五章 2008我们京城见

第八百零五章 2008我们京城见

作者:睡觉会变白 返回目录

设展三天,接待了三千多人,各种宣传品发出去一万份。


第一阶段成绩优异。


随后转移阵地,挪到丽晶酒店七楼,每家一个约20平方米的房间。他们将在这里接待后面的访客。


空间变大,可施展的余地增多。


首先把笔记本电脑扔掉,租了一台大尺寸电视放宣传片。地板铺地毯,墙上贴照片,桌上摆着部分场馆的模型。


那套茶器派上用场,弄了个沙发,现场烹茶。也给俩姑娘偶尔歇歇脚,她们平均每天要站10个小时。


最后门口挂上俩灯笼,“中国小屋”就完成了。


由于第一阶段的表现,其余四家知道有个又高又帅的中国男人不好惹,没再过来找茬。而中国小屋要开到10月1号,许老师不能陪那么久,只等万人签名结束,便申请回国。


15号,悉尼奥运会开幕。


很快诞生了第一块金牌,美国人在女子气步枪比赛中夺冠,韩国银牌,中国铜牌。但紧跟着在17号,第一次参加奥运的陶璐娜射下了中国队首金。


上届在亚特兰大,中国拿了16块金牌,排第四。


这届是28块,排第三。


下届在雅典,32块排第二。


等到2008,爆种拿了51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接下来的伦敦、里约热内卢,再没有这么好的成绩。然后便是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咦???


……


18号,下午。


酒店房间里,代表团领导开了个小会。


“我们出发前,定了三项标准:画面多、特色多、宣传品多。负责设展的几位同志完成的很好,这几天不断有人跟我反馈,说你们展览太好了,怎么怎么样,还有沙发和茶水喝……


哎呀,人性化!”


同志们一阵轻笑,何振梁先生接话:“别小瞧哦,西方人很重视这些东西。像小许做的环保布袋,简直巧妙绝伦。


人说打蛇打七寸,这布袋恰好打在他们的七寸上。”


“是啊,在国内说国际化思维,总是一头雾水。出来几天就感受到了,老外的思路跟我们真不一样。


我们在上轮评分中倒数第二,很多同志都有压力。其实不要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国内的同志已经联系了亚特兰大、汉城方面的专家,我们也找了悉尼的相关人员。他们会聚集在京城,对我们上轮的报告逐条分析,看看究竟哪里高分,哪里低分。


还有形象大使也批准了,第一位是程龙,正跟张艺某导演沟通,抓紧再拍些宣传片。”


领导拍拍手,道:“好了,运动员已经上场,我们在场下也不能输。今天晚上要举行晚宴,招待各国的相关人士,大家都去。”


中国此番两路人马:奥运代表团、申奥代表团。


任务当然不同,一个明面,一个私下。说招待,就是跟各方人员打好关系,人际交往。


不在丽晶酒店,在另一处地方。


马晓芳和路五芸迅速成长起来,许非有意把她们打造成门面,精心化了妆容,伊莲赞助的服饰,跟参加电影节似的。


大方得体,口语流利,在晚宴上博得了不少印象分。


结束时约莫9点,代表团领导站在门口,把客人一个个送上车。


俩姑娘笑得脸疼,一边揉脸一边回味:“哎呀,澳洲龙虾真好吃,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龙虾。”


“嗯嗯,他们小龙虾也好吃!”


“听说他们兔子多,我还想尝尝兔肉呢,居然没有。”


“人家不吃兔兔,兔兔这么可爱。”


“不是不吃,是吃不过来。澳洲才多少人口?根本比不上兔子繁殖……”


许非忽然一顿,扬扬下巴:“哎,那人干什么的?”


几人一瞧,马路对面不知何时聚集了四五个人,鬼鬼祟祟的往这边看,怀里夹着东西。


不一会,又来了两个。


好似早有准备,等这边客人数量最多的时候,突然把东西一举,竟然是横幅和标语牌。上面写着:


“Dirty Beijing!Smog Olympic!”


“Air pollution—Made in China!”


“No one in Beijing!”


这横幅一举起来,开始还没明白,有点懵。等看懂上面的意思,代表团无不义愤填膺。


而那些人见他们望过来,嘴里哇啦哇啦高喊,明显在故意挑衅。


“……”


代表团强忍火气,继续送别客人:“让你见笑了,慢走。”


西方这东西太常见了,搭眼一瞧就知道干什么的。有人明哲保身,不发表意见,甚至干脆匆匆离开。


有人好心提醒:“不要发生冲突。”


“感谢你的善意,慢走!”


等客人全部走光,只留下代表团在此。


那帮人愈发肆无忌惮,一个家伙还装作猛烈咳嗽的样子,忽然晕倒在地,同伴赶紧人工呼吸,其余的哈哈大笑。


“草!”


李伟撸袖子就要开干,许非赶紧拦住:“别冲动,冲动就上当了!”


“没错,他们就是故意的,我们只要稍微做出过激行为,就会被无限放大,造成极其不利的舆论影响。”


“先上车!”


于是呼啦啦上车,那几人居然跟在后面,嘲讽声不绝于耳。


仿佛隔了漫长时间才消失。


气氛沉闷下来,一人挂断电话,糟心道:“警察说他们有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没做出攻击行为,不能受理。”


“艹!”


“一丘之貉!”


“妈的!”


在国内看资料是一回事,亲眼见证又是一回事。


许非也大开眼界,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西方XX势力!


等回到酒店,又紧急开会,反复强调:一定,一定不要发生冲突!


……


紧跟着第二天,第三天。


那些人如同恶臭的蛆虫阴魂不散,甚至尾随代表团,在会场、酒店外扯起横幅。人从来不多,三四个,四五个的小团队,灵活自如。


言语尖锐,恶毒,始终在企图激怒大家。


某些西方媒体乐开了花,纷纷评论:


“京城不可能胜利!他们的制度和思维方式,一定会产生失误!”


“他们即将陷入被动,并一败涂地!”


“全世界都在等着中国人犯错!”


第四天,愁云惨淡之中,许老师来到了唐人街。


曹老板的饭店外头,形成了一个小摊位,三张桌子,铺着红色的丝绸。旁边有牌子:“京城2008申奥万人签名活动!”


凭借两大赞助商的影响力,每天请来一位运动员现场助威。


今儿是女乒大魔王二代目,王楠。


操着一口东北腔,坐在椅子上,特自来熟的招呼路人:“大姐签个名吧,支持一下申奥!”


“哟,你是王楠吧?”


一脑袋卷儿的大姐南方口音,兴奋的过来搭话:“你怎么在这里呀?”


“我们搞签名活动,您歇歇脚喝口水,还有礼品呢。”


“好好,我签一个……哎,能不能要一个你的签名?”


“可以啊,都有!”


红绸上已经很满了,大姐找个空白地方,用黑色笔签字。工作人员递给她一瓶农夫山泉,一件申奥文化衫。


许老师从80年代卖文化衫,一直卖到了新世纪,一招鲜吃遍天。


此刻,他就坐在饭店里头。


曹老板给倒了杯茶,问:“最近新闻不太好啊,没关系吧?”


“唉,就是一帮找茬挑事的。”


“他们就会搞这个,当地华人没少受欺负,异乡人不容易,想我刚来的时候……”


曹老板又要讲故事,又被许非打断,道:“您在这里很久了?”


“很久。”


“能召集一些人?”


“什么意思?”


“不是打架。”


许非见他紧张,笑道:“这种事情,我们不能出面,不能有动作,因为会造成政治影响。但你们不同,你们是‘民间自发行为’。


我需要一些人的支持。


当然,不让你们白做,这是点小意思。”


遂取出一个厚厚的纸包,推过去。


曹老板没忍住摸了摸,数额足以让自己心动。


他抿了口茶,顿住,又喝了一口,叹道:“许先生,我二十岁的时候过来,辛苦半辈攒下这么一家餐馆。


眼看着同胞越来越多,有80年代来的,90年代来的,还有去年今年来的。


学习、赚钱、结婚、过好日子,不管什么原因,你既然出来,可能都觉得国内不太好。


我也是,我出来那会国内更穷。


转眼在这里几十年,孙子都有了。中国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国家,中文好像是外语。我管不了啊,说后悔也谈不上,毕竟这边确实富裕,条件什么的都好。


可人一到了年纪,有些事总在脑子里想,翻来覆去的想。


我现在还是吃不惯汉堡薯条,我吃的是艇仔粥,穿的是布鞋,听的是粤剧……跟我一样的,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


曹老板推回纸包,“这种事,拿回去吧。”


…………


又是一天早晨。


江超从睡梦中醒来,无精打采,根本没休息好。


身体疲惫,精神压力更大。尤其这几天被一群蛆虫骚扰,憋着气不能撒,全成了内火。


“中国小屋”照常展示,人流量仍然很多。只不过有一些正常,有一些难免幸灾乐祸,毕竟都在看报纸。


他也没心气去那边,今天要跟代表团参观悉尼的一处场馆。然后开个交流会,学习学习经验。


“哗哗哗!”


流水清凉,江超抹了把脸,随手打开窗户。


早晨的风扑在面上,丝丝凉意,脑筋愈发清醒。可下一秒就骂了一句:“马勒戈壁的!”


只见在马路对面,那几个家伙又出现了。他们好像分成了小组,紧紧跟随代表团的行动,这一组是在酒店蹲点的。


据一位国际奥委会官员告知:自己已经收到了几封电子邮件,全是反对京城申奥的。


并且提醒:这种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尤其从年底到明年的冲刺阶段,那些人更会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


江超拿着相机在楼上瞄准,如果扔出去,铁定会砸破那孙子的头——但他不能扔。


深呼吸几口气,正准备出门工作,猛地顿足,急忙忙扒住窗口。


只见从街道的另一边,忽然走来约莫二三十人,齐整整的文化衫,胸前印着申奥口号、天坛、长城、会徽……


江超出于职业本能,连忙架起镜头:


这些人都上了岁数,有的还满头华发,但大步走来,毫不客气的把那几人挤到一边,占据中心位置。


二人拿着什么东西,举高,刷的一展。


那是一条十米长的红绸,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再熟悉不过的方块字。


另有一条短些的,印着:


“悉尼华人支持京城2008申奥万人签名!”


嗡嗡嗡!


正是工作时间,几乎整栋楼都看见了,骚动顿起。


马晓芳、路五芸等人听到消息,也急忙忙扒着窗口,那显眼的红色绸子宛如一面红旗在晨风中飘摇。


代表团的几个人先行下楼,一看更是愣住。


对方稍作辨认,认出是同胞,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加油啊!”


紧跟着,此起彼伏:


“加油啊!”


“京城加油啊!”


“中国加油!”


刹时间,在异乡孤军奋战,被西方媒体嘲讽还不得还击的代表团,在这一刻,终于感受到了前进的力量。


“谢谢!谢谢大家!”


“谢谢同胞们!”


他们仍然不能多做表示,只站在门口拱拱手,鞠个躬,还要继续自己的工作。


“加油!”


“中国加油!”


“2008我们京城见!”


江超的镜头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