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这位神医的气量一向很大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这位神医的气量一向很大

作者:兴霸天 返回目录

杭州。


李彦站在钱塘江畔钓鱼,身后有两个老头儿,帮忙抓饵。


一个矮矮胖胖,面容和善,一个肌肉虬结,想凶恶又凶恶不起来。


正在土地神祇的真灵和邪灵互相瞪着对方,哪里都看着不顺眼的时候,马蹄声传来。


一队人马赶到,为首的正是胡宗宪,到了面前行礼:“先生!”


李彦将鱼竿递给土地,颔首致意:“汝贞。”


胡宗宪道:“张总督和李巡抚已经苏醒,服了药后体力迅速恢复,他们托我向先生感谢搭救之恩,军中事宜整顿完毕后,立刻前来拜访。”


李彦道:“抗倭是关键,他们不必客气,你如何了?”


胡宗宪听得出来,这位是真的不在乎两位大员的感谢,反倒更加关心自己,心头温暖地道:“我自是监察纪检,履行巡按之责,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李彦微笑:“能知进退,定成大业。”


胡宗宪既展现了才华,又不至于以七品身份越俎代庖太久,可以说是此次事件里受益最大的官员,不过也要提醒一句:“你的表现有目共睹,严党或许还会有所动作,要早做准备。”


胡宗宪低声道:“先生,我确实有些想法……”


李彦立刻明白:“你想与严党斡旋?”


胡宗宪不敢隐瞒:“严党权倾朝野,各部都是他们的党羽,我若一味抗衡,接下来势必寸步难行,若能斡旋,自是最好不过。”


李彦淡淡地道:“我于政事所知不多,但天下道理,殊途同归,若患者身怀重症,既不服药,也不休养,却期盼与体内的病魔斡旋,你觉得可行么?”


胡宗宪怔住:“这……”


李彦道:“不要小觑了严氏父子,在权谋之道上,罕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胡宗宪的冷汗涌出:“明白了,是我心生侥幸了!”


李彦不单单是否决,还给出建议:“以你目前的功绩,想办实事,其实不需要忌惮朝野上哪派强盛,而要再往上看一看。”


胡宗宪闻言眉头一动,脑海中冒出简在帝心四个字,思路顿时清晰起来,躬身行礼:“多谢先生指点!”


李彦微微点头,再看向不远处,那边又有一批人赶到。


飞鱼服、绣春刀,让行人避之不及,来到江边时却也提前下马,恭敬地走了过来。


为首的朱十二近来是一天跑八趟,之前鱼饵都是他串的,若不是李彦表示钓鱼另有他用,说不定精通水性的锦衣卫,都能钻进水中往他的钩上挂鱼。


不过这次的朱十二,脸色有些不太对劲,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行礼时表情也有些尴尬:“先生!”


李彦心头有了数:“京师那边有消息了?”


朱十二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已经知道了这位虽然从未在朝堂任职,但对政事的见解,同样属于什么都会一点点的范畴,不敢隐瞒:


“都督将先生的功劳禀告后,陛下龙颜大悦,只是陶天师担心人道之事,会妨碍神道复苏,提议封赏押后,陛下已是亲自坐镇,一切以平定倭乱为先……”


胡宗宪听了变了色。


陶仲文居然从中作梗,让这位立下天大功劳的神医没有丝毫封赏?


如果说南京换首,还只是一次私人的医疗事件,朝廷不会因为救活了一位伯爵夫人,就大肆嘉奖,但这次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将六省总督和浙江巡抚救回,还是让杭州的土地神重见天地,几乎是滔天之功,赏赐爵位都不为过。


结果什么都没有,这就十分离谱,更关键是宫内还有消息,神道复苏的功绩还有部分记在陶真人的祈祷祭祀上,按照这个逻辑,天底下的好事,那位天师岂不是都能分一杯羹?


朱十二心头叹息:“陛下此次是被蒙蔽了……”


李彦默默评价:“嘉靖的权谋之术确实信手拈来。”


他冒起得太快,嘉靖一时间也拿捏不准,陶仲文出面排挤,自是乐得仇恨转移,将来若是需要,把陶仲文拿下,便可收自己的心。


不过这套御下之道,是李彦在大唐世界跟李治拉扯的,上个水浒世界就已经不屑于玩了,到了这里更是念头随便转了转,就抛之脑后。


当然,一码事归一码事。


自己可以对封赏不在意,却不代表可以容忍别人大模大样的抢夺功劳,否则影响的不是这件事,后续都会受阻。


大度和软弱的区别,一定要分清。


他的气量一直挺大,不太和人计较,但想着陶隐和赤炼也等急了,倒是可以安排。


陶仲文的账先记下,李彦又问道:“倭人修行者和倭寇那边可有消息?”


朱十二赶忙道:“倭寇的活动迹象没有大的改变,倭人修行者则踪迹诡异……龙王托梦,恐怕真与他们相关!”


李彦淡淡地道:“只能说目前倭人具有最大的嫌疑,这也能解释之前阴阳师要冒险来杭州灵隐寺的原因,他们在策划着一件影响巨大的事件。”


“至于倭寇也不得不防,我行医时听过好几位朝鲜商人提到,倭国正处于内乱阶段,那些大名都不见得能得到修行者帮助,但不排除他们会利用倭寇,达成自己的目的。”


朱十二眉头皱起:“如此一来,还真的麻烦!”


李彦看向胡宗宪:“现在明军的船只,有出海作战的能力么?”


胡宗宪答道:“海军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卢参将和俞指挥都是擅于水战之辈,请先生放心!”


李彦微微点头,他主要是提拔保全人才,对于平倭的直接较量上,确实没有操多大的心。


从历史上戚继光对倭寇那些奇迹般的战绩也能看出,倭寇的实力其实匹配不上他们造成的动乱和伤害。


台州之战,戚家军与倭寇一个月内连战五场,杀敌三千多人,斩首三百零八颗,生擒两名倭首,解救百姓五千多名,戚家军牺牲三人,有一说六人。


白水洋战斗,一千五百戚家军对两千多倭寇,全歼两千多名倭寇,斩首三百四十四颗,生擒五名倭首,解救老百姓一千多人,戚家军牺牲三人。


牛田之战,六千戚家军击溃数万倭寇,斩首六百八十八颗,杀死两千多倭寇,自己无一人牺牲,解救百姓近千人。


林墩之战,戚家军烧死和淹死倭寇三千名左右,斩首九百六十颗,俘虏二十六人,解救百姓两千多人,此战戚家军阵亡最多,高达六十九人,太惨烈了。


以上各个版本的记录稍微有出入,但大差不差,总的说,就是嘎嘎乱杀。


对倭寇大小数十战,戚家军从无败绩,己方牺牲两百人不到,累积斩杀倭寇至少两万人,堪称冷兵器史上的奇迹。


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也体现出两点,第一是戚继光练兵厉害,鸳鸯阵永远滴神,第二则是倭寇真的不强。


如果是强强对决,就算戚继光再是举世无双的军事将领,也不至于打出这么骇人的战绩。


杀神白起的长平之战,秦国军队也伤亡惨重,那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一方强大,另一方却足够弱,在战术得当的情况下,才能在己方人数处于劣势的前提下,将战损比压到一比一百的地步。


相较于前两个世界的主要对手吐蕃和金国,这样的倭寇实在不入李彦的眼,现阶段能让大明焦头烂额,甚至历史上不久后几十个倭寇一路杀到南京城下,完全是明军烂得太厉害,李彦让胡宗宪提前崭露头角后,也就懒得理会这种菜鸟互啄。


交给目前的俞大猷、卢镗等将领,或许没办法如戚继光练兵大成后,剿灭得那么干净,但取得大捷,狠狠压制是没问题的。


比较而言,他对于倭国的修行者更加感兴趣。


一个有超凡手段的世界,如果平了对方的修行者,那这个国家也相当于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胡宗宪其实也是这样想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和摸排,对于如今明军的实力心中有了数,对倭寇不敢称大胜,但也不虚,可对方的那些阴诡手段不得不防:“先生,贼子人多势众,还是要小心为上!”


李彦并不托大:“我若是只有一人,面对齐心协力的倭国修行者,确实有些吃力,好在现在为了让龙王真的苏醒,大明的修行者也会来此吧?”


朱十二连连点头:“朝天宫和神乐观的道长已经赶来,陶天师也派出了小天师……”


“那就好啊,先等他们,你们先去忙吧,有事再来!”


李彦笑了笑。


“我等告退!”


眼见这位重新接过鱼竿,沉浸在钓鱼中,胡宗宪和朱十二知趣地行礼告辞。


江边安静下来。


直到李彦鱼竿一提,正邪土地才陡然愣住。


因为钩子上面并无鱼儿,但随着丝线拉起,水下却突然窜出密密麻麻的鱼儿,好似跃龙门一般,前仆后继地在鱼钩前跃过。


土地怔然:“尊上,这是?”


“可以看成是一个对虾兵蟹将的尝试……”


李彦目露沉吟:“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倘若龙王一直在沉睡,那兴云布雨,潮涨潮退,又是谁在控制?换而言之,现在的东海,有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