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你曾走过的年少青空 > No.1 致青春,那年的年少青空

No.1 致青春,那年的年少青空

作者:孟北昼 返回目录

南方小镇的氤氲晨露,温暖着安逸于当下的人。


父母和身边的人,都有着同一个目标——活着。他们单单是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习惯了凌晨五点出门晚上十点回来的生活,每天亦是如此。


想逃离那里,因为我觉得,那只是一个“靠关系”“靠人脉”才能维持生活的城市。那些还在那里苦苦挣扎的人,或是将要逃离那里的人,都想赶紧告别这样的生活,就像我一样。


于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出人头地,想证明给那些看不起的人看。一开始还有想要改变的勇气可因为现实的不堪和时间的失去,新鲜感被消逝殆尽,觉得自己根本耗不下去了。


前些日子在手机上将群名改为了“来日可期”,很多人不理解,更多的人,甚至认为有些可笑。对于“来日可期”这个词,相对来说是美好的。我想让自己变得来日可期,前程似锦。就像大多数的人一样,每天过着一样的生活,呼吸着同一立方的空气,由新奇变成了习惯。


一个人长大的几年,一直在拥有,却又一直在失去。患得患失,发现自己从未出现在别人的故事里。最后,明白了“可有可无”这个词。就像大多数的人一样,选择了接受。以为自己是接受了现实,没想到是自己变得越来越现实。有些人仍对深爱的人抱有期望,有些人仍相信自己前程似锦,有些人离开了另一些人就没有自己。


就像即兴过后,赤诚善良,此生足矣。


继而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吧。


前些日子也找到了几个小时候玩的不错的同学,得知了他们的现状:


那些认为自己可以考上县里很好的学校的,为了早出晚归的方便,妥协了在普通学校就读。


那些考得很差的,靠关系取得了好学校的录取名额。


那些成绩一般的,就上了一般的学校。


不过还好,至少他们现在安顿下来了。


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再害怕与寂寞为邻。


以前,父母让自己考得很好的成绩,没有做到,只是一同斥责。


后来父母知道了我有多差劲,就不再强迫我考得多好,因为失落,因为死心,因为习惯。


逐渐长大的几年,看清了许多的事:


不张扬的人不是不敢张扬,而是不想像大多数的人一样,为了生存,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


不爱笑的人不是笑点低,而是不想像大多数的人一样,为了接受,不惜放弃自己的所有。


一边得到,一边失去;一边不甘,一边妥协。


人生就是这样,有失望,也有光亮。


其实我们,都一样。


十四年后的今天,惶诚惶恐。回忆起从前,心中莫名涌出一阵欣喜而又充满了伤感。


那时候廷傻的,在别人眼里的自己,像个二百五。在朋友的眼里呢,更像个傻X。那时很容易快乐,一句笑话,不管有多冷,自己都会没心没肺的大笑。


多年之后,自己在别人看来,变了很多很多;但自己觉得自己就是自己,什么叫做“变得不像你了”,在自己看来,不过是评论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越走越远,丢了许多的本应该越玩越好的朋肢,却接受了许多本不可能玩到一起的朋友。正如同《谁的青春不迷茫里》里说的:“我很好”是告诉大家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


那些我爱过的人,或是爱过我的人,都离我渐行渐远了。


还记得刚创QQ号时,我会加很多很多的好友和很多很多的群,尽管大家都不认识对方,尽管我们都是彼此眼中的陌生人,但我们然会聊得很欢,以至于每天都能从上午七点聊到第二天的凌晨三点,因此经常挨父母的批。


而现在,许多的群都被我因“太吵”或是“太烦人”的理由退掉,好友们也都不再上线了。既使有人给我主动发消息,或是艾特我,自己也不会去回复,或是直接屏蔽。


从前我和表哥总在一起玩一些在当时认为很有意思的游戏,甚至玩剪刀石头布都能玩上一整天;而现在他因学业搬到老家,离我家很远很远,大概几个月见上一面,但即使见了面,不过是各自掏出自己的手机,刷微博,看视频、打游战,能交流的,也不过只是游戏的攻略。玩尽兴了,就匆匆分别了,没有多说过一句话。


从前,我和朋友经常聚在一起;而现在,不过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睡上下铺,习惯了一个人,每逢家中来了客人,哪怕是小时候玩的很好的朋友,只要见到了他们,都会感到厌烦。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感觉身边的人都变了,都变成了我最不喜欢的样子,又或许是因为我变了。


所以说为什么人们都想回到过去?也许是因为自己认为只要改变了从前,那么未来的境遇就没有现在这么糟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