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月待圆时花正美 > 第三十七章 承欢膝下

第三十七章 承欢膝下

作者:小酒窝酿圆子 返回目录

乔松这边正歇着暑气呢,那边小厮还在寻思方才乔松跟朝颜之间的事情呢。


这时候,外头的丫鬟传话道“少爷,老太太那边儿传话来了,说是的了些西域来的紫玉葡萄还有一些哈密瓜,请您过去尝一尝呢。”


乔松点了点头,小厮便扬声道“知道了,少爷这就过去,你去吧。”


丫鬟应了一声,就离开了。


乔松喝了一些冰镇酸梅汤,屋子里放着冰盆,他又用清凉的井水净了面,如今已经凉爽了很多了。


小厮便帮着乔松换了凉爽一些的解脱履,然后乔松才起了身,拿着洒金扇,往外头去了。


因为日头实在是太晒了,幸好他这院子里绿树成荫,便是去老太太的那边儿的话,也是有马车的,不算太过于劳累了。


乔松沿着抄手游廊,出了自己的院子,坐上了等候在外头的马车。


小厮也跟着上了马车,之后帮着乔松打着扇子,小心觑着乔松的表情。


见乔松仍旧是神色淡淡的模样,不由得心里想着要不要问呢?


他几岁便来到了乔松身边服侍了,乔松虽然当时年岁小,大概因为从小就被乔老爷严格教导,悉心栽培,加上年少丧父,所以便是年岁小,脸上已经满是小大人的成熟了。


这几年来,不管是发生何等样的事情,少爷脸上永远是波澜不惊的。


还记得,当时小少爷病的都快不行了,幸亏是老太太还有太太求了高人给救回来了,不过也。。。


如今少爷身体康健,不得不说也是否极泰来了,从那时候起,少爷的脾气越发的让人捉摸不透了。


脸上永远都是一副淡淡的表情,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永远都不让人看出来,这大概就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喜怒不形于色?


小厮心里这么想着,冷不丁听到了上头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怎的?你从方才开始,就一直心不在焉的。”


小厮打了个机灵,这正是被乔松给看出来了呢!


小厮赶紧擦了擦额头的汗,讨好的笑着,问道“少爷英明,奴才也就是打了个盹儿,您就察觉了。”


“少爷原谅奴才这一回吧。”


乔松冷冷的瞥了他一眼,笑道“是么?是打了个盹儿?还是研究我对方才那个丫头的想法呢?”


小厮一听,后背上的冷汗就下来了,自己的一点子小心思全都被主子察觉了。


要知道,做奴才的,可以揣摩主子的心意,但是千万不要让主子察觉了自己正在揣摩他的心意。。。尤其是这样对姑娘家的心意。。。。


小厮赶紧跪了下来,磕了个头,诚惶诚恐的请罪道“少爷恕罪!!少爷恕罪!!”


“奴才一时多心,都是奴才的不是,求少爷恕罪!!!”


乔松冷冷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小厮,他虽然年岁不大,还没有束冠,但是行事作风,却已经颇得他父亲的真传了。


有什么心事,有什么打算,都是在自己心里默默的就盘算好了。


便是连乔老太太和乔夫人,对他也是不算很了解的。


乔松瞧着那个小厮吓得颤颤巍巍的模样,没有说话。


直到外头的赶车的奴才禀告道“少爷,老夫人的院子到了。”


乔松才应了声,之后便对小厮说道“跪倒那太阳底下去,若是有一丝懈怠,你的狗腿子,就莫要了!”


小厮赶紧磕头谢恩,然后便依言跪倒了那太阳最盛的地方去了。


不一会儿就浑身大汗,脸色通红,但身影仍旧跪的方方正正的,不敢有一丝松懈。


乔松看也不看一眼,直接进了老夫人的院子大门。


院子门口,老夫人的贴身嬷嬷正在恭候着呢。


瞧见了乔松的身影,那老嬷嬷欢喜道“少爷来了?老夫人正等着您呢?可是暑热?老夫人命人冰镇了些冰饮,一会儿您可以尝尝!”


乔松点了点头,这老嬷嬷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待他也很是照顾,又是自己祖母身边的人,所以乔松对她也是敬重的。


乔松穿过了抄手游廊,再穿过了小花园,总算进到了老太太的正厅了。


老太太正坐在厅里,喝着热茶呢,一听说乔松来了,高兴的跟什么似的。


乔松见到了乔老太太,便对着老太太行了个礼,道“孙儿给老祖宗请安了,老祖宗万福!”


乔老太太赶紧让他起来,坐到自己身边来,然后便揽着乔松心疼道“哎哟喂,我的小心肝儿哦!这么热的天儿哟,瞧瞧给我的小心肝儿热的!”


“还不快打些水来,让我的小心肝儿去去暑热才是呢。”


乔松笑着对乔老太太说道“还是老祖宗最是疼爱孙儿的。”


乔老太太笑道“你可是我唯一的亲孙子,老祖宗不心疼你,心疼谁?”


又道“这是方才送来的西域紫玉葡萄和哈密瓜,现在这个时节,最是消暑解渴不过的。”


“又很是清甜可口,你向来是最爱吃的,这不,老祖宗就命人冰镇了,然后派了人去传你,你好好用些,消消暑吧。”


“你啊,自小是最怕酷热的了,如今日头越发的炎热了。”


“莫说你还要读书写字,还要算账练武,哪里停得下来。”


“这身子哪里会熬得住呢?这会子的天气,便好好歇一歇吧。”


乔松笑道“老祖宗心疼孙儿,孙儿本要听老祖宗话的。”


“不过,打小父亲教导,乔家子孙,不可好逸恶劳,不可贪图享乐,不可骄奢图逸,不可仗势欺人,万万不可做那败家的纨绔子弟。”


“尤其是,家中女眷甚多,便是为了老太太,为了母亲,也要将整个乔府撑起来的,往小了说,是为了家中女眷,为了孝顺。往大了说,是为了不丢了咱们乔府世世代代的声誉和积累,不是么?”


“曾祖父,祖父,父亲,他们打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孙儿如何不能呢?”


乔老太太瞧着自己的孙儿,小小年纪,已经很是懂事了,行事作风,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了,她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心酸,想起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儿子,又是忍不住鼻子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