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穿越之农家之女 > 1

1

作者:夜宿山娰 返回目录

张月一觉醒来就感觉不对劲,浑身又冷又没劲,口还干的厉害,想动又动不了,以她32岁又是大龄剩女的经验来看,估计是发烧了。


“水”她的呢喃声被淹没在吵闹声里。


怎么会这么吵呢,张月想自己一个人住在大城市里,隔壁邻居之间隔音效果都很好,可是这些声音这么清晰,不像是外面传进来的,忍着全身的不舒服,张月努力的挣扎着坐起,睁开眼睛的瞬间把病都吓跑了,这不是自己的家,这到底是哪里?这是一间简易的土胚房,一些凌乱的茅草从墙里渗透出来,墙角隐约可见的蜘蛛网,再加上铺满茅草的屋顶,显然这是一间充满了岁月痕迹的房子,张月不可思议的摸上粗糙的土胚墙,这手?怎么会是小孩子的手?张月又一次晕了,不知是病的还是吓的,反正张月烧了好几天的病却不治而愈了,原来张月的奶奶怕花钱,又因张月是个女娃不肯在她身上浪费钱,所以烧了好多天都不曾给她请郎中,任张月的娘跪着求了好多次都不拿出一分钱来,经过这一变故,张月的病反而好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张月坐在青草泛黄的田埂上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远处山上凋零了叶子的树木就着夕阳形成了一幅画,田里的麦子争先恐后的冒出了头来,随着夕阳的微风摇曳着。张月收拾着背箩回家,田跟家的距离不是很远,很快就到了,就在她准备跨进院子的时候,院子里人声鼎沸,这是出什么事了,她边想边走进去,院子里围着好些人,抽噎声在鼎沸的人声里若隐若现,张月放下背箩站在一边听了一会终于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张月现在的身子的爹,因为田地里都收割完了,麦子也种完了之后出去镇上打短工摔了,围了一圈的人,张月也看不见自己的爹伤得怎么样,好容易等郎中来了,诊了半天才得出结论,“腿摔断了,勉强是接上了,不过以后走路也可能有点颠簸,再加上伤了腰,估计以后是做不了重活了。”郎中的话让所有人倒抽一口气,作为一个农户,不能做重活就意味着丧失了劳动力,而在农家,没有轻活。


等到人群散去,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已经是天黑了,往常的这个时候大家都睡了,毕竟在农户家里,灯油也是不小的开支,所以秉着能省则省的农家一般都不舍得用。往常饭桌上是很热闹的,毕竟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小孩子抢食声,争吵声不断,现在饭桌上却异常沉默。张月这家是三代同堂,家里当家做主的是爷爷奶奶,当然更多的是奶奶,爷爷有点惧内,她们有四个儿子,张月的大伯跟大伯娘带着他们的三个儿子,张月的二伯跟二伯娘带着他们的两儿一女,张月的爹娘带着张月和两个妹妹,还有她娘肚子里六个月的不知道弟弟还是妹妹,再加上张月的四叔和四婶,他们结婚好几年但膝下还未有子嗣,虽然膝下无子,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家里最得宠的一房,比不得做官的宠爱长子,农家人却更宠幺儿,而张月的爹生性老实木讷,非长非幼,自然不喜,再加上老三膝下又只得三女,这在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心里头就更加不喜。


张月看着饭桌上又干又硬的玉米窝窝头和看不到一粒米的米汤,真真是一点食欲也没有,不吃又饿,现在的她神游在没穿之前琳琅满目的吃食里,直到她娘递给她半个玉米窝窝头,没错,是半个,她们家除了爹干苦力的能分到一个窝窝头以外,别的都只有半个窝窝头,张月就着半碗米汤吃着窝窝头,食不知其味。


饭后张月和她娘简单收拾了碗筷就赶紧催着几姊妹睡觉,别的几房不用收拾碗筷早睡了,张月确实有点累了,早上起来跟着她娘做饭,饭后又收拾碗筷,白天去麦田里拔杂草回来喂鸡,吃的又不好,所以一躺下就睡着了,幸好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猪,不然的话还要打猪草喂猪,张月想想就头疼,第二天她是被奶奶的大嗓门吵醒的,张月赶紧起床,待穿好衣服打开门才发现她爹也被抬出来安置在廊下,张月奇怪明明在一个房间里,她爹到底是什么时候被抬出来的她都不知道,站在院里还没来得及洗脸就被她奶奶的话惊到。


“家里不养闲人,分家。”


“娘,此时分家天寒地冻的我们能去哪里,再加上孩子娘还怀有身孕呢”张月的爹听到这话就跟她娘说


“你也别说我狠心,本来一大家子的吃食就艰难,再加上你昨天看郎中和抓药的支出,都快要卖口粮了,以后你又做不了活,你们一家子的闲人我怎么养得起”奶奶说话的时候满脸的算计,却无半分的同情。


爷爷拿着老长的烟斗一搭一搭的抽着烟默不作声,大伯跟大伯娘看着一脸同情又无可奈何,二伯面无表情,二伯娘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四叔和四婶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时奶奶又道


“山下那块地分给你们,里面正好有两间你爹守麦子的屋也一并给你们,你们收拾收拾明天搬过去。”


这时从外面进来两个人,是这个李家村的村长和里正。


“这冷天,难为你们过来一趟,就是想请你们做个见证,把我家的老三一家分出去。”奶奶同村长和里正说道。


不是自己的家事,村长和里正也不好说什么,但看着断腿躺在板子上的张月的爹在一旁抽噎着的张月的娘又觉得不忍,于是村长道:“马上就要冬月了,不如等年过了再分?”


“理是这个理,可昨天请郎中又抓药把家里积蓄都花光了,还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以后少不得还要借债,趁着现在把老三一家分出去,他们就不用担这些债不是,老三以后又做不了重活,又一家子的女娃,再担外债的话该如何是好”王氏一脸难过的说。大家听了这话都不作声,事实是王氏看老三一家没有劳动力,怕被拖累,但王氏的话说得这么好听,谁也驳不了。


“那就开始吧,你看要怎么分”里正只想赶紧办完事。


“我们山下那块地分给老三,正好里面有两间屋也一并分了,再分两袋玉米面,另三百钱”王氏道


“山下那块地的话紧挨着山,往后下来村里可要走会路了,这样他们就自己一家在那里恐怕不方便呐”村长对村里的田地比较熟,张月奶奶一说那块地他就知道,一般旱地都是挨着山,又不容易放水,所以产量也不高,就分这么一块地的话估计也养不活一家子。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家别的又没地了,旁边的菜园还要种点菜,而且那块地大些,家里没个劳动力,得自己种些菜什么的也方便。”张月奶奶马上接口道


张月的爹本就老实木讷,听着他们的对话也不插话。那他都不说什么,村长也就不多管闲事了,不多会就办好了文书之类的事宜就告辞了。


“你们收拾收拾明天就搬过去吧,已经冬月了,天越发冷了,搬家宜早不宜迟。”张月的奶奶说下这句就进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