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穿越之农家之女 > 10

10

作者:夜宿山娰 返回目录

八月初八这天是难得的好吉日,张月就在八月初七这天跟爷爷奶奶说了要搬到镇上,张月奶奶自然不同意,说她们搬到镇上自己两口子怎么办,田又怎么办,张月说自己留在家里照顾爷爷奶奶,田不想种可以佃出去,张月奶奶不干,说让张月爹一个人去,让张月娘留下,张月爹没让,在八月初八这天带着一家子去了镇上,就拿了几件随身的衣服,被子家具这些早就买好了,张月就送他们去镇上,又随便背了些干竹笋,干蕨菜,干萝卜等这些干货,剩下的慢慢的等张月送过去给他们。


五间正房中间的用来做堂屋,右手边的第一间张月爹娘用,第二间张梅用,左边两间留给双胞胎,张玉就用客房的第一间,客房第二间留着给张月偶尔留宿,收拾好行李,张月爹去整理铺子,张月跟娘开始做中午饭,之前张月就买了米和面粉,所以就做了面条,买了新鲜肉炒了杂酱,一家人吃了杂酱面,吃了午饭张月准备回家,之前买家具买米用了三两,还剩十两拿给她娘用来零用开销,自己就回家了,家里还有五十两是应急用,张月暂时不想动用。


回到家张月奶奶就骂张月,张月就像没听到,收拾菜园,收拾鸡圈,家里暂时还没养猪,张月又晒了点黄瓜做黄瓜榨菜,弄完这些就开始做饭,张月奶奶没吃饭,张月把饭留给他们然后睡觉,第二天张月又去摘野葡萄,如此几天,张月奶奶拿张月也没办法,只能自己去给秧子除草,结果可能是流年不利,闪到了腰,张月只得请了郎中来,郎中说年纪大了没那么容易恢复,只能养着,田里只能张月爷爷一个人照顾。


到赶集这天,张月驾着毛驴车,说起来张月的毛驴也已经快一岁了,所以张月请人做了个小的四轮板车,这样如果只自家用的话也能拉得动了,张月把十罐萝卜榨菜和十罐黄瓜榨菜带着,又拉了些年前腌制之后晒干的兔子,鸭子和鸡肉,每样拿了几只拿去干货铺,又带了些干蘑菇,干菜之类的去集上,张月先把榨菜拉去刘家结了十两银子,又去张月她娘那里,把东西弄下来张月把毛驴栓在柴房里,张月娘已经做好了早饭,炒了点新鲜肉和煮了青菜汤,还炒了个土豆,一家人吃了饭,张月把奶奶的情况跟她爹说了,她爹让她好好的照顾着,张月就跟她爹说了要把田佃出去,张月爹自然不反对,吃了饭张月爹去收拾铺子了,张月把拿来的鸡蛋,青菜黄瓜辣椒之类的拿给张月娘,又去街上随便逛了一下,家里还有些粮食和麦子糠,张月买了两头猪花了一两银子,别的也没有买就驾着毛驴车回家了,现在不用自己走路,张月觉得轻松了很多。


回到家,爷爷去了田里,张月杀了只鸡炖上,然后又把之前晒的黄瓜榨菜腌好装在罐子里,葡萄酒也够数量了,就等着中秋之前送过去,鸭子又下了很多鸭蛋,张月把鸭蛋腌成咸鸭蛋,准备到时也送去刘家,家里鸡蛋鸭蛋太多,吃也吃不完,做完这些张月又做了饭,张月奶奶已经能起床了,只是干点活腰就痛,所以张月奶奶也做不了活。


这几天都是爷爷一个人照顾着田里,张月就把田佃出去的想法跟他们说了,张月爷爷倒是同意,想做奶奶就反对,说佃出去怎么过日子,张月就说我反正种不了田,不佃出去你们就自己种,爷爷年纪也不小了,到时累倒了田荒着自己也不管了,想做奶奶气不过只得愤愤的同意了,张月想等秋收了以后再佃出去。再说张月四叔家,张月四婶怀了身子,眼看着月份大了就想请奶奶回去照顾她,张月当然不同意,于是张月四婶只能请了她娘来照顾她,谁承想之前几天,县令换了,衙役大改革,而张月四叔又没立什么功,所以被撤下来了,这下愁死她们两了,家里以后又有崽养,又没田,张月四叔也种不了田,样样等着用钱,突然没了工作,张月四叔就来跟他娘商议让他们回家跟着他们一起,打的还不是两亩田的主意,谁知道张月的奶奶却不想回去了,在张月家里每天吃得好,家里活也少,回去跟小儿子住,意味着两口子又忙啥前忙后还吃不上一顿肉,所以没回去,张月四叔无法。而张月分得的那两间房二两银子卖给二伯家了,二两银子可盖不了两间房,所以张月二伯娘很开心,这样又能省下不少银子,大儿子转眼就十四了,说亲也要钱,所以花二两银子买两间房她很乐意,而两家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难免有口角,张月二伯娘又比占点小便宜,所以张月四婶跟张月二伯娘整天吵架,而张月大伯家就过得很舒心,大哥的亲事定在秋收之后,二儿子又是个能干的,家里攒了不少钱。


等到秋收的时候张月爷爷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张月请了人帮忙把谷子收了,然后把田佃给村里帮人犁地的赵大叔家,说好五五分,赵大叔很乐意,秋收完了就要到刘家老夫人的生辰,刘家就来拉葡萄酒了,一百五十罐葡萄酒和两百个咸鸭蛋,二十罐黄瓜榨菜,还顺便买了鸡鸭兔子,一共是十三两银子,加上葡萄酒没给完的一百两,张月觉得又开始富裕起来了。


秋收过后,整个村子都变成了金灿灿的颜色,树叶开始随着秋风放肆的飞扬,这天赶集,张月奶奶看有毛驴车坐也要去赶集,张月给给爷爷奶奶每人一两银子,带着他们去赶集,张月奶奶看到钱很高兴,开开心心的去赶集了,正逢这天张月爹的铺子也开业,张月买了几串鞭炮在铺子门口放,生活又开始步入正轨,张月给她爹十两银子用来做流动资金,张月娘把给张月爷爷奶奶和张月做的东西拿出来让张月拿回家,张月对缝衣服一窍不通,所以张月娘就代劳了,之前张月她们又商量好了来镇上就让弟弟妹妹习字,两个弟弟才一岁多,还太小不足开蒙,而镇上也是没有女私塾的,所以张月拜托了刘夫人,刘夫人很和气,知道张月想让两个妹妹念书很是开心,就同意了让她们来刘家念书,刘家是个大家族,族里很多女孩子,所以就请了女教习,上午教读书写字,下午教绣花缝衣服,一年只教习的费用就每人二两银子,还不算笔墨纸砚等开销,一般的人家读不起书就是这个原因,笔墨纸砚的费用更贵,张月又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娘,让两个妹妹念书。


张月自己喂猪就用现代的方法,喂干的,猪食只喂一点点掺上米糠和玉米面放点点水拌均匀了,一天喂四五回,这样猪也长得快,喂水得猪食又多,猪长得慢不说肥肉还多,太肥也吃不掉,张月每天打猪草,喂猪鸡鸭鱼兔,然后做饭整理菜园,日子倒也过得惬意。


寒风开始刺骨吹来,张月用兔皮做了一个马甲,穿在身上很暖和,这个时候村里人都爱约着晒太阳,做针线,只有张月一个人还得赶去镇上,毛驴虽然走得慢,张月还是被风吹得直哆嗦,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张月赶着毛驴朝前走着,车上带着给张月爹娘她们的菜,张月杀好了鸡和兔子,还带了鸡蛋,咸鸭蛋,拿了两条鱼给她们,张月把东西和车子放在家里又匆匆的出去看铺子,她手里还有一百三十两银子,放在手里也是死钱,这次这个铺子在闹市,也就是在市中心,一般市中心的铺子是很难买到的,基本被大户人家买完了,这个铺子还是一个落魄大户准备回乡下,所以卖了好回家买田,张月看着地段很是喜欢,只有一间铺子,没有后院,铺子是上下楼,不管做什么生意,很是方便,现在这里是开着一家首饰铺,租金是一年三十两,房东要价二百两,张月当机立断跟刘管事借了一百两,说是明年葡萄酒的定金,买下了这个铺子,这下张月又负债了,虽然张月还有三十两银子,不过家里有这么多人,得留着这三十两来应急。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又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张月家杀了一头猪,别的那头猪得养到四五月的时候才卖,张月买了豆腐灌肠子,又灌了肉肠,就是现在吃的香肠,做了很多腊肉,杀猪这晚张月她们包了饺子,再过三天也就过年了,所以张月爹娘带着弟弟妹妹全回来过年了,张月娘还把账本拿给张月看,开张了这几个月赚了三两银子,花了二十多两,张月娘有点不好意思,张月倒没觉着什么,安慰着母亲,明年肯定会比今年更好,,又跟爹说,干货放得住,所以种类要多,明年可以看看有些村民卖干货价格合适的也可以进点卖,张月觉得明年多做点榨菜,刘家要不要的也可以放在店里卖。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准备过年,张月爹娘回来的时候买了不少年货,所以三十前面这一天,张月也没去集上,钓了两条鱼,做了萝卜榨菜,晚上的时候张月她们拿了一只兔子,一只公鸡,给大伯家,二伯家,给有四叔家和村长家,二伯娘还觉得今年拿少了,问怎么没有鱼,张月说家里的鱼还小,得明年才能收,人就是这样,明明你给她是情分,不给也是本分,可给习惯了,别人就会觉得给少了就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