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山野闲农 > 第四十六章 老街茶馆

第四十六章 老街茶馆

作者:天生长夜 返回目录

唐西原以为,是酒楼的服务人员把程志刚在那间包间说出去的,酒店经理只是事后知道,包庇员工。现在看来,这个经理应该全程知道,说不定就是他安排的。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经理两边都不想得罪。所以他先把程志刚放走,接着才告诉那个女的程志刚的位置。两边都以为酒店经理在帮自己,自然也就不找酒店的麻烦。


酒店经理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唐西被牵扯进去,还被那个女的骂得狗血淋头。不过估计想到了,他也不会在意,比起得罪另外两人,唐西这个没背景的得罪也就得罪了。


想到这里,唐西挂了程志刚的电话,就给自己表哥打过去。


“喂,喜糖,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表哥那边好像在吃饭,声音很杂乱。


唐西说道:“哥,给你说个事情”。


“你说,我听着呢”。


“是这样的,我问一下,三号楼的羊肉和蔬菜是不是从你这里走货”唐西问道。


“是啊,怎么了?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唐西在牧场一直都是甩手掌柜,很多事情都不过问,没想到今天这么晚却突然打电话问,肯定出事了。


“没什么,我就是给你说一下,把三号楼的羊肉和蔬菜停了,不要再给他们发货。有什么损失你直接从我这里扣”。


“这是怎么了?”表哥的声音不自觉的都提高几度:“三号楼的人欺负你了,你放心,我认识三号楼的老板,我给你讨回公道”。


“哥,没必要,你给他们说,就说我看不惯他们酒楼,所以不想合作”。


“唉,你呀”表哥都不知道怎么劝说,最后没办法只能说道:“既然你决定了,哥我支持你”。


挂了电话,唐西和何照泽两人直奔老街而去。老街顾名思义就是很老的街D县城的老街历史也很悠久了,这条街上的房子,据说都是清朝留存下来的,到现在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到现在都作为文物被保护着,当然也不是像其它文物一样被重重保护起来。老街的房子到现在还发挥着本来有的作用,除了几间非常珍贵的被围护,其余的都当作正常的商铺出租出去,当然在这些房间里都是一些不会损坏房间的生意。像茶馆啊,装裱铺,一些手艺店等。


老街街道很窄,里面是不能停车的,何照泽把车停在外面的停车场,两人走着过去。一进老街,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高大的水泥森林被只有两层的砖木小楼代替,脚下的柏油马路也变成青砖石板的小道。霓虹灯也变成一串串灯笼。两边店铺的招牌,也全部变成古香古色的格式。


要不是这里面走动的人是现代装扮,不然会让人觉得回到了古代。茶馆离街口不远,何照泽和唐西到的时候,程志刚正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一个人喝茶。在楼上看见唐西二人,使劲招收。


这个茶馆不大,一楼也就四十几方,正面一个柜台,两边放着两张方桌,方桌周围围着四张高背靠椅。


这里的桌椅全部是仿古打造,方桌是那种四四方方,一个边有一米长的大桌,桌面厚有八公分,桌腿长一百二十公分。桌子全部被清漆上色,桐油擦拭。既保留了木头原有的花纹,又让桌子看起来色泽明亮。


围着桌子放着四张和桌子一色的椅子,全实木打造,高高的四条腿,厚重的靠背,两边伸出的鞘翅。


这样古色的家具,自然也就保留了传统的喝茶方式。这里的茶馆,可不像南方最流行的台桌小盅茶,而是符合当地习俗的大碗茶。


大碗茶有好几种喝法,第一种是茶馆跑堂的添茶。就是客人不用自己煮茶,而是一进门选好茶叶,由茶馆帮着煮茶。等到煮好了,茶馆跑堂就会提着铜茶壶给这桌客人添茶,一次每位客人只倒一碗,等到喝完了,再敲敲桌子,跑堂就会过来再添一碗,直到你不想喝了,将茶碗翻过来扣在盘中就行了。


第二种是客人自己煮茶,这种方式更简单。客人选好茶,给茶馆说好,茶馆就会把一整套煮茶的工具送到茶客的桌子上。里面包括一个红泥炉子,一个小一点的铜茶壶,一小桶清水,几个喝茶的大碗。然后茶客想怎么喝,自己煮就行了。


当然,现在为了保护老街的房子,这里都是禁止明火的,所以红泥炉子也就变成了小电磁炉,铜茶壶也变成不锈钢的。


第三种是盖碗茶,也有个名字家八宝茶。以茶叶为主料,再加上红糖,枸杞,红枣,葡萄干,桂圆,核桃仁,杏仁,梨片。混在一起泡,这里要注意,八宝茶只能泡不能煮。


滚烫的开水,一倒进茶碗之中,盖上盖子,唔上一分钟,打开茶盖,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味扑面而来,茶香中带着瓜果的飘香,让你有一种置身瓜果园的错觉。闻着很香,喝起来也不错,入口香甜,滋味独特。喝进口中,不要急着咽下去,让舌头搅动茶水在口中转几圈,再咽进腹中,仔细体会,这时候就会有一股香甜的茶味在口中久不消散。


唐西和何照泽沿着咯咯作响的木楼梯上到二楼,就看到程志刚正在煮茶。除了茶壶茶碗,大大的方桌上还摆放着几叠点心小吃。这也是大碗茶的特色,边喝茶边吃点心,晚上就当是吃夜宵。


点心和小吃也有很多种,有薄饼,有糕点,蜜糖窝头,荞面蒸糕,荞面油圈。也有千层饼,酥麻花,馓子,油饼,烤馕,灌汤包,等等。


程志刚点了三个点心和两碟小菜。看到唐西二人,挥手招呼:“快点坐,茶刚好煮好”。


唐西过去坐在程志刚对面,何照泽两人中间,四个位子三缺一。程志刚给每人倒一碗茶,唐西朝茶碗吹几口气,然后沿着碗边咂摸一口。


还很滚烫的茶水,被吸溜着进入口中,然后被舌头一卷直接咽下。茶水中的热气沿着食道进入胃中,再在胃中扩散开来,将深秋中的寒气从体内排出。顿时感觉毛孔张开,浑身舒坦。


再咂摸一口,唐西将外套脱下,仰着脖子说道:“舒坦”。


“确实,天气越冷,喝着越舒坦”何照泽赞同的说道:“我现在每年天冷了,都时不时的来这里和两碗,就是为了这股舒坦劲”。


“还有这里的糕点是不是”唐西笑着提醒。


“对对”何照泽和程志刚异口同声的复合。


这也是高中时的特殊记忆,记得那时候,他们还喝不惯这里的大碗茶的苦涩,但是很喜欢这里的糕点。所以每次来这里,点了茶也不喝,狼吞虎咽的把糕点吃完就走人。


后来学精了,进了茶馆先不点茶,而是找一些年龄大的茶客。这些年龄大的茶客和唐西他们习惯皆然相反,主要是为了喝茶,很少吃点心。


所以他们就和这些爷爷辈的茶客商量,双方合伙,一起点单,茶归爷爷们,点心自然是唐西这些人的。


爷爷辈的茶客们也不在意,每次唐西他们一说,就笑呵呵的同意。茶馆的老板也不在意,按理说唐西这些人的做法算是破坏茶馆的生意,但是老板从来没说过。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合伙喝茶竟然是这家茶馆的传统。当时那些爷爷辈的茶客,在年轻的时候也和唐西他们干过一样的事情。找他们的爷爷辈混点心吃。


所以这家茶馆就这样一直传承,年轻人混在爷爷们中间吃点心,慢慢的被爷爷们引导着喝茶,然后就喜欢上了喝茶,再然后年轻人也就成了老茶客,再把传统传到下一代。


唐西他们现在就处于,刚到喜欢喝茶这个阶段,等再过十几年就是喝茶的中坚力量,再过几十年就成了爷爷辈老茶客,要给年轻人传道了。


几口茶喝完,整个人舒服很多。这感觉就像是网上说可乐的一样,网友们总结,夏天时,三块钱的冰可乐,第一口就值两块五,余下只值五毛钱。


大碗茶在天气冷的时候也一样,前几口是大碗茶的精华,喝完后等身体热乎起来,后面的茶就感觉降了好几个档次。


“现在喝大碗茶的人怎么不多了,我从进门到现在只看到楼下有一桌,别的桌子都是空的”程志刚拿着根馓子边吃边问。


这问题唐西也不了解,转头看着何照泽。何照泽一直都在老家,当然知道原因,他说:“你来的时间不对,喝大碗茶的都是七八点八九点最多,现在都十点多了,那里有人。再说现在的天还不是太冷,等到真正冷的时候,那才叫人多呢”。


这么一说,两人才明白。同时也让唐西想起另一个事情,他记得大碗茶有一个很特别的规矩,就是只要店里有客人,店家就不能关门,客人待多久,店家就陪多久。


当然一般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在这里喝茶的是老茶客,都知道茶馆在十点过后就会打烊,一般没特殊情况不会这么晚来。


想到这里,唐西说道:“我们会不会耽搁人家老板休息,我记得老板年龄挺大的”。


何照泽摆摆手,说道:“别担心,老爷子早就休息了,现在在店里的是老样子的大儿子”。


“老爷子变了啊,我记着以前老爷子可是客人不走他不睡觉的”。


何照泽解释“主要是年龄太大,今年都七十九岁了。我还听说去年得了一场病,身体渐渐不行。所以去年开始,每天晚上一过八点就回家休息了。不过老爷子看起来还很精神,头发大半都还是黑的”。


程志刚感叹的说:“这老爷子身体真好,我记得高中那会,老爷子都七十多了,还走路健步如飞,担两桶水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