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重生只想搞钱 > 第三百五十一章 采访播出

第三百五十一章 采访播出

作者:死鱼非咸鱼 返回目录

岂有此理,太可恶了!


记者第一次遇到苏澈这样难缠的采访对象,以往他采访的人,就算自己提出的问题犀利一些,甚至故意刁难对方,对方最多也就绕绕弯子,避重就轻的回答。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像苏澈这样直接反驳自己的观点,甚至攻击自己。


自己怎么会采访到这么奇怪的人?难道他就真的一点也不在乎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


之前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问了苏澈这样一个问题:“你刚才回答的很多问题有意无意的攻击了一大部分人,你就一点都不害怕吗?”


“怕什么?怕他们来找我麻烦?这可是法制社会啊,如果我因为一段采访被找麻烦了,那你们记者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这个问题是我之前提醒过你的,你们记者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承担我们这些被采访人的安全责任。


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教我承担责任的可是你自己。”


苏澈是这样说的。


记者当场就愣住了,然后急忙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会有很多人在这段采访拨出之后诋毁你,甚至谩骂你,你就不担心吗?或者……你就一点也不注意镜头前的形象么?”


苏澈笑了笑,说:“笑的时候,如果路边镜头在拍摄,我都会小心翼翼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路过摄像机的时候更是会神经紧绷。如果遇到电视台的采访,我还会故意凑上去,试图让自己露个脸。


如果一家人在看电视的时候,镜头的角落里出现了某一个人的脸,那这个人马上就会被家里人当作明星一样对待…………你知道这些是为什么吗?


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以为,知道被镜头拍到了,上电视了,就是明星了。因为电视里的都是明星嘛,哪怕只是记者采访别人的时候,我刚好路过被拍了下来,也会以为自己能当明星。


我想现在也仍然有很多人抱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只要被镜头捕捉到了就能当明星,所以很多人会在意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就算一些不想当明星的人,只是被采访,也会因为自己面对的是全国的观众而努力的注意自己的形象。


但是我嘛……我第一不想当明星,第二不太在乎陌生人对我的看法。况且你说的那些人,他们不是一直在诋毁我么?从比赛的事情确定以来,外面关于我的负面消息就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多几个人,少几个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说完,苏澈站起来,留下了最后一段忠告:“穷人才喜欢听别人说自己有钱,胆小的人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胆子大。年纪大的人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年轻,年龄小的人喜欢别人说自己成熟。


人都是没有什么,就最在意什么。我不是说所有人,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试图在镜头前,为自己树立一个光正伟岸形象的人,私下里是比较龌蹉的。


而我觉得我自己的人格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可以敞开了让大家看,不需要遮掩…………


年轻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发掘真相的记者,就不要拘泥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表现。脱离了镜头的人,才是更加真实的。而就算脱离了镜头,在群体当中人也会披上伪装的外衣。


虽然有点荒唐,但往往偷拍得来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结果。不过这种行为犯法,不提倡。”


最后,苏澈说了声白白,就转身离开了。


留下记者一整个团队在风中凌乱。


…………


…………


回到了单位,把采访的带的素材交给剪辑部剪辑。这个过程采访的记者本人自然也是要加入到其中的,哪段留下,哪段不留,除了主编之外,就属记者本人的发言权最大。


整个采访过正主编看了一遍,剪辑开始之前问了记者:“我觉得这段采访很好,苏澈说的话本身就具备很高的话题性,都不用我们刻意去引导,拨出之后看过的人就会自动分成两派去讨论了。


甚至如果能激发出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引起一部分人的重视,或者警醒一部分人,那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


记者本想说,这个苏澈太可恶了,就应该把他剪辑的丑陋不堪,把他说过的坏话全部剪辑上去,让全国人都看到他的丑恶。


但最后这些话也就只是留在心里想了想,毕竟之前是他自己亲口说过的,要做一名报道事实发掘真相的记者。


这也是自己从业以来的坚持。


于是他听了领导的话以后,认同的点了点头:“我也觉的苏澈说的话有相当一部分是很有道理的,那些沉迷网络的人,其实就是在为自己不争气的行为找借口。


沉迷游戏的是他们自己,周围所有人都在劝阻并引导他们变好,是他们自己非得选择沉迷的。


就像苏澈说的,电视上宣传做好事宣传了那么多年,也没见有几个人变好。但如果随便播放了一个电影,有了那么一两个做坏事的片段,就有人跳出来说这些镜头会诱导人犯罪了。


现在仿佛所有人都觉得为自己变坏找借口、找掩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甚至其他人也在为干坏事的人辩解。


之前有一个新闻,说是妻子给丈夫带了绿帽子,丈夫一怒之下杀了妻子。


这个案子本来毫无悬念的,丈夫杀人犯罪,罪不容赦。可我却听到了一个另类的声音,这个声音说‘杀人犯丈夫也情有可原,被带了绿帽子,是个男人都忍不了,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的。’


当时我就觉得这种人的思想有些畸形,需要纠正…………所以我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是苏澈这个人说的话确实挺有道理的,就是言辞偏激了一些。”


主编笑了起来,说:“你还是太年轻了,你说的那些替杀人犯辩解的人,他们不是思想畸形,而是缺少存在感,想通过各种方式来为自己赢得一些存在感。


还是拿你刚刚说的那个案子举例,如果绝大部分人都向着妻子一方说话,这些人就会跳出来替丈夫说话。如果大家都替丈夫说话,他们又会反过来替妻子说话。


这些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想要反驳别人的观点。因为只有反驳别人,才能的得到别人的注意,才会体现出自己的标新立异,看问题的角度刁钻…………


其实这些人你是纠正不过来的,因为他们都很了解自己,现实中也不会做出格的事情。”


记者愣了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


就只是为了反驳别人的观点,至于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并不重要,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


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人吗?


如果这个问题交给来自2019年的苏澈回答,他一定会说:“有,而且不少,这类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键盘侠。”


…………


…………


姚冠英学的是文科,文科的政治考试当中,时事政治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想要得高分,每天回家看看新闻是很有帮助的,老师也提倡。


所以姚冠英每天回家都会看一看,只不过放学已经很晚了,他也只能看重播。


然后等重播看完了,还会接着往下看看别的,比如焦距访谈。


今天的焦距访谈采访的是最近话题性比较高的一个人,是倾澄电竞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刚刚考上了清华的高材生,名字叫苏澈。


当看到苏澈的脸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时候,姚冠英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不是没见过苏澈上新闻,只是觉得有些突然,而且这个是国央台的焦距访谈,一般采访的可都是大人物。


要么是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要么是个人有很高成就的,反正普通的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如果没做什么特殊的事情一般也不会采访到。


当然了,亿万富翁也有可能懒得被采访,单方面的拒绝电视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只是拒绝国央台采访的很少。


总之不管怎么说,能够在电视机上看到苏澈,就足以让姚冠英的心情变好了。


她满怀期待的看着电视里记者对苏澈的提问,每当记者对苏澈提问的时候,她都会下意识的皱起眉头,替苏澈担心,甚至替苏澈生气,恨不得冲上去揍那个记者一顿。


但是每次苏澈回答问题的时候,姚冠英紧皱的眉头又马上舒缓开来。听到苏澈的回答,就好像看到了正义降临,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事情一样,有一种很爽的感觉。


看到那个记者屡次被怼的哑口无言,姚冠英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苏澈还是那个苏澈,挺讨人厌的,嘴上一点都不留情面,反倒是做事情的时候经常替别人着想。


现在回想起当初自己做的那些事情,如果苏澈以牙还牙的报复自己的话,恐怕当时的自己就不是毁容那么简单了。


一个女生最害怕的事情除了毁容,就是被人侵犯了。


可当时苏澈并没有叫人那样做,这已经算是放过自己了。


所以……苏澈其实是刀子嘴豆腐心?


大概是吧。


姚冠英摇了摇脑袋,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


全程看完苏澈的采访以后,她也开始陷入了思考。自从被毁容,又整容,然后重新开始生活以后,她就经常性的思考问题,思考人生。


把自己的错误怪在别人的身上,这种事情自己好像以前经常做,可能比苏澈说的那些人还要过分。因为自己当时是发自内心的认为,错误都是别人的,不可能是自己的。


推卸错误的人心态大概就能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认为自己没错的,错的都是别人的。


一种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自己骗自己,或是恼羞成怒,然后把错误怪在了别人的身上。


这两种人最终表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过程却不一样。


严格来说其实第一种人相对来说更加容易纠正一些,只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那他们过后就会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


反倒是第二中人,他们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却为了面子不愿意承认的,要比第一种人难纠正的多。


过去的自己大概就是第一种人吧。


但如果从自己的经历来看,貌似也没那么容易纠正,毕竟自己也是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很正意识到问题的…………


“哦,对了!”


胡思乱想的姚冠英突然想起来自己刚刚抓住的重点。


这篇采访本身是围绕着电竞比赛来的,也就是说苏澈现在正在清华举办一场电竞比赛。


姚冠英摇了摇脑袋,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好笑。


全程看完苏澈的采访以后,她也开始陷入了思考。自从被毁容,又整容,然后重新开始生活以后,她就经常性的思考问题,思考人生。


把自己的错误怪在别人的身上,这种事情自己好像以前经常做,可能比苏澈说的那些人还要过分。因为自己当时是发自内心的认为,错误都是别人的,不可能是自己的。


推卸错误的人心态大概就能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认为自己没错的,错的都是别人的。


一种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自己骗自己,或是恼羞成怒,然后把错误怪在了别人的身上。


这两种人最终表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过程却不一样。


严格来说其实第一种人相对来说更加容易纠正一些,只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那他们过后就会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


反倒是第二中人,他们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却为了面子不愿意承认的,要比第一种人难纠正的多。


过去的自己大概就是第一种人吧。


但如果从自己的经历来看,貌似也没那么容易纠正,毕竟自己也是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很正意识到问题的…………


“哦,对了!”


胡思乱想的姚冠英突然想起来自己刚刚抓住的重点。


这篇采访本身是围绕着电竞比赛来的,也就是说苏澈现在正在清华举办一场电竞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