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抗日之特种兵降临 > 第九十七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九十七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作者:宠妻狂魔 返回目录

郑龙脑海急速运转,三人也不说话,就是直盯盯的看着郑龙,三秒后,郑龙硬着头皮道“在下是29军219团魏山河手下的特战营营长郑龙,特来上海参加抗战。”


张军长听完郑龙的话后,轻轻点头,其他两人也没有任何回应。


寂静!尴尬!


“见过张军长,金师长。”郑龙朝两人敬礼后硬着头皮道“关于此事,我有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张军长扫了一眼郑龙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自顾自的抽出香烟点燃一根言简意赅的说道“讲!”


“再说话之前,我先问张军长几个问题,可否?”郑龙脑海中渐渐有了思路。


张军长抽烟的动作怔了一下道“尽管问。”


“敢问张军长,您对上海的局势如何看?”


“早晚要有一战!”张军长依旧言简意赅。


“那为何我方步率先动手呢?”郑龙思考了一下道“只是因为一二八停战协议?”


张军长斜眼瞅着郑龙道“委员长的心思我猜不透!”


“好,我在问您,您觉得英,美,法这些列强帮助我国的几率有多大?”郑龙与张军长对视一眼,继续问道。


“不敢肯定。”张军长认真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把问题抛给了郑龙道“你认为呢?”


“几率为零。”郑龙张口说出。


“何出此言?”张军长看着郑龙自信的脸庞,认真的问道,他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从书上看过一句话,张军长帮我分析分析是对是错。”郑龙停顿了一下道“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您认同吗?”


“弱国无外交。”张军长呢喃了一句示意郑龙继续说下去。


“英,美,法这三个国家不可能会给中国一丝一毫的帮助,其一,上海本来属于咱们的土地,而这些列强只想在这片土地上谋取利益,所以这片土地是谁掌管,给他们没有任何,只要不触犯他们的利益就行。”


“其二,日本现如今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都比咱们国家要强,还要强不少,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豪不客气的说,假如英,法,美三国阻碍了日本,那日本队他们动枪,他们也得受着,因为他们不想参与中日的对决,不想卷入这场战争。”


“就这两点,就能判断出,英,法,美三国最多保持中立,一旦他们为中国提供帮助,就可能引起日本的报复。”


“他们是军事强国不假,但是也要看我们自身,值不值得他们帮助我们,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他们不愿意!”


张军长和另外两名师长闻声都陷入了沉思,郑龙说的是事实,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郑龙等三人消化了一下继续说道“相信以张军长的智慧也看出来了,日军这时候开会议是在争取时间,他们在等援兵的到来。”


“而委员长按兵不动,无非就是想给外国列强留一下一个好的印象,寄希望于他们阻止日本。”


“张军长,我这句话,你说对是不对?”


张军长思考了一下,没有接话,显然是默认了郑龙的想法,直接出口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公然抗命不成?”


郑龙闻声咽了咽唾液,这他妈努力说了半天,终于等来了一个契机。


“公然抗命倒也不至于。”郑龙转了转眼珠子道“但是,如果是日军先动手了,咱们是不是可以还手呢?”


“此话怎讲?”三人楞了一下,异口同声。


“卢沟桥事件日军用的什么借口?”郑龙反问道。


三人闻声,眼神一亮,心中已然有数。


“只要咱们咬死说,日军先动的手,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郑龙贼阴狠的说道“我不信,仗打起来了,其他国家会冒着炮火破案。”


道理很简单,这就相当于两个小孩打架,只要打了,就不论对错,只论输赢,两国之间更是如此,打都打了,谁对说错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言甚有道理。”张军长沉思了一下道“姚冰川,金魁听令!”


“到!”两人包括郑龙急忙立正敬礼。


“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给我打,狠狠打!”张军长直接下令。


“张军长,对于汇山码头的海军,咱们也要先下手啊。”郑龙立马提醒道。


“我心中有数。”张军长点了点,示意三人抓紧时间去搞事情。


姚师长和金师长见情况已定,抓紧时间开了一个碰头会,会议的内容很简单,姚师长把郑龙的战略复述了一遍,得到了金师长的高度认同,双方达成一致的观点后,快速离开。


其实,这一切郑龙只是起了润滑的作用,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张军长也想打,其实郑龙说的张军长不可能想不到,只是他身为上级,有些话不能说,而郑龙说出来了,他就能顺水推舟。


这是智慧,很深的智慧。


半个小时后,姚冰川和郑龙匆忙下车,急匆匆的赶往会议室,给众人开起了战前会议,传达的主要思想就是,日军先开的枪,我军只是出于自卫。


与此同时,金魁也回到自己的师部,传达了同样的命令。


核心思想确定后,双方通电确定于晚上八点半正式对日军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黄浦江一个私人码头,陆子铮站在岸边安静的等待着。


片刻后,三三两两的人群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聚集在码头处,直到一百多人全部到齐后,陆子铮简单交代了两句后,下令上船。


这处码头是杜月笙特意安排的,相对来说比较隐秘,杜月笙从事的本就是鸦 片生意,船和码头对他来说,就是顺手的事。


他给陆子铮安排了五条轮船,四条小船,一条大船,船上只配备了两枚老掉牙的火炮,以及数发炮弹,这是杜月笙的最大能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还配备了相应的船夫,协助陆子铮等人,这让陆子铮对于杜月笙的态度有了一丝改观。


船只缓缓离开,陆子铮站在船头,看着逐渐远处的码头,任凭海风吹的身上的衣服猎猎作响,他站在船头上,一言不发,目光深沉。


此去,生死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