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满朝二五仔,但臣对女帝忠心耿耿 > 第二十四章 董卓的拳拳报国之心

第二十四章 董卓的拳拳报国之心

作者:蛇成 返回目录

上官婉儿走在前面,杨亮跟在后面。


刚刚真的是误会啊,不过手感倒是挺不错的。


但是今天进宫的时候,吕布要跟在身后,但是却被杨亮拦住了,“我儿奉先,这大内皇宫有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的护卫,必定是万无一失,我儿放心。”


李元芳也连忙在一旁拍着胸脯保证,“卑职保证,相爷定当万无一失。若有失,请斩我头!”


杨亮十分满意,就从前世的经验来看,这李元芳远远比这吕奉先靠谱啊。


只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李元芳,是不是像挂灵一般厉害,找个时间可以试一试。


杨亮随着上官婉儿来到天禄阁,上官婉儿有些扭捏,“相爷,陛下正在里面等着你呢。奴婢就先不进去了,天气炎热,奴婢去给相爷取冰消暑。”


其实现在已经入秋,天气倒是也没那么热。


但是杨亮在后世吹惯了空调,上次来皇宫的时候就喊着热,没想到被这丫头记住了。


这丫头倒是个细心的可人儿!


可是看着上官婉儿离去的走路姿势,杨亮怎么看怎么怪异。


杨亮大受震撼,这丫头,不会拍一下,就湿了吧?


进入天禄阁当中,看到女帝正慵懒地躺在垫子上,手上捧着一卷书正在翻阅。


杨亮落泪,要是前世自己有这么自觉、这么爱学习,何至于读了那么多年书。


到最后只能学习并实践生物了啊!


“咳咳!”


杨亮轻轻咳嗽了一声,女帝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来看到了杨亮。


女帝对于杨亮过来这么晚,是十分不满的,“太傅倒是好潇洒,睡到这般时候!”


“咳咳,臣忧心国事,昨晚睡得晚了些!”


丞相要培育小丞相,这自然是国事。


“你……”女帝当然不信杨亮所说的话,她也知道这些日子实际处置朝政大事的是六部尚书和杨亮的那些舍人。


但是想到六部尚书,女帝总感觉自己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算了,想不起来了,想必不是什么大事。


此时,已经转移到东厂刑狱司的汪精卫表示……


但是女帝眼睛一转,“仲父,若是仲父因为国事累坏了身子,朕实在不忍心。”


“若是国事繁忙的话,朕也想为仲父分担一些。”


“朕还年轻,朕一天能处理八个……不,十个时辰的政务。”


好家伙,这古代人都这么能卷嘛?


一天十个时辰可就是20个小时啊,陛下,你不怕成为秃头少女嘛?


“工作时间太长会影响你生长发育的。”杨亮低头看了一眼,现在还没被影响,“等你长大了就让你处理。”


生长发育是什么意思?


武曌一愣,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但是刚刚杨贼说什么?长大了就让我处理?


难道说,这杨贼短时间内没有废了朕的心思?


母后说得对,现在就是要避免刺激杨贼,只要拖着就有机会,苟住就有希望。


“好的,丞相,”女帝十分乖巧,“仲父,我们今天要讲什么?”


“《战国策》还是《春秋》?”女帝好奇地问道。


“这些东西,自然有朝廷之上的老学究教你。本相怎会教你这么浅薄的东西?”


杨亮义正词严,但是好像又有点掩饰尴尬。


“那仲父要教朕什么?”女帝有点好奇。


“格物、致知。”


女帝皱着眉头思索,杨亮顿时感到满意,哈哈,你看这么多书,也有知识盲区吧!


“仲父所说的格物致知,可是《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女帝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这格物致知背后是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啊,难道是朕误会仲父了?


仲父真的是个大忠臣?


但是杨亮却完全懵逼了,格物致知出自这里嘛?


本相怎么不知道?


“陛下,真是博闻强识啊。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杨亮掩饰自己的尴尬,“连忙说道,正是这里。我们先从格物致知开始。”


“请仲父指教!”


女帝恭恭敬敬地弯腰鞠躬。


杨亮也不客气,咱可是做过功课的,“所谓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看到女帝的小表情,杨亮好像反应过来了,就刚刚自己所讲的这些东西,女帝应该比自己还清楚。


杨亮连忙掩饰道,“陛下,比如门口的那一株菊花,陛下今日就格它吧,看看能悟出什么道理。”


菊花?


女帝轻轻地一转头,就看到一株妖艳的菊花。


关键是这菊花有啥好格的啊?


“仲父,那应该怎么格?”


“盯着它看,然后思考!”


一个时辰后,


“仲父,朕没想到什么!”


“哦,接着想!”


两个时辰后,


“仲父,朕格不出来!”


“接着格……”


女帝撅着小嘴唇,“要是还格不出来呢?”


“往死里格!”


三个时辰后,


“仲父,朕……朕……”


“哦,你格出来了?”杨亮顿时兴奋起来。


“额……朕,饿了……”


看着杨亮无语的表情,女帝伸着小脑袋,“难道仲父不饿嘛?”


杨亮伸了伸腿,“既然饿了就去用膳吧,明日本相再过来。”


站起身来,杨亮好像感觉有什么东西忘了……


上官婉儿来到内宫刚换完亵衣,感觉清爽多了。


刚准备去取冰送到天禄阁,结果太后吕雉唤她有事儿,结果就将这件事情忘了。


等到想起来的时候,上官婉儿急急忙忙来到天禄阁,却发现杨亮已经离去了。


独自留着女帝在这里,笑得合不拢腿!


看到上官婉儿过来,女帝连忙拉住她,“婉儿,传膳长乐宫,朕要与母后用膳!”


上官婉儿却有些战战兢兢,“陛……陛下,杨丞相没有生气吧?”


“生气?没有吧?”


女帝歪着脑袋回想道!


这让上官婉儿踹踹不安的心稍微安定了下来。


袁府。


今日的司徒袁隗正在举办一个小型的宴会,但是看到场又很奇怪,在场的大多都是下级官吏。


左侧为首的是司隶校尉袁绍,右侧却是一个高大的大黑胖子。除了这两个武臣之外,剩余的大多都是文臣。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


袁家四世三公,虽然中原改朝换频繁,但是每次袁家都能出任三公之位,稳如泰山。


除了袁家是汝南大族,在地方上树大根深之外,还有就是袁家每次改朝换代都能十分正确的站队。


酒过三巡,袁隗突然抹着眼泪说道,“先帝对我等有厚恩,但是现在朝政都让杨亮把持,皇帝陛下沦为傀儡,我们这些人怎么还有心思饮酒作乐呢?”


下面的那些官吏也显得十分感动的样子,连忙放下酒杯说道,“司徒大人忠君体国,此情可嘉。可是现在国事已经这样了,也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够改变的。”


袁绍却忽然站了起来,将手中的宝剑忽然抽出,“诸位,在此日哭到夜,夜哭到明,能哭死杨亮呼?”


“绍虽不才,愿既断杨亮之头,宣之东门。”


“还政于陛下,上报先帝之厚恩,下救黎民于水火。”


众人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袁隗就站起来说道,“我与本初叔侄,已经下定决心要诛杀杨亮。”


堂下得不少人都是心中一惊,这袁家每次都是谁赢了帮谁,怎么这次这么快就要下注?


但是他们都是袁家门生故吏,就算袁家除了什么问题,他们也是与袁家一损俱损的存在。


顿时这些人就连忙拍着胸脯表示忠心,袁隗大笑,接着介绍道,“这是本司徒征辟的西掾曹董卓董仲颖。”


那大黑胖子立马站起身来,向着众位大人行礼。


袁隗接着说道,“仲颖原本是西凉人,他与族人都被北地铁弗匈奴赫连部掳掠为奴。是先帝用兵征伐赫连部,将他和其族人解救出来,安置在河内郡。”


董卓也顿时配合,大声说道,“我与族人都是先皇所救才摆脱奴籍,因此我与族人都愿意为了先皇的社稷效死。”


接着董卓转身对袁隗说道,“司徒大人,我手下有三千精壮,不少还是羌人,只要配发武器就是一支精兵。希望大人能派发兵器,将他们武装起来,他们都愿意为司徒大人效命。”


袁隗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就交给本初去做。”


“本初身为司隶校尉,只要打开武库,兵器要多少有多少。只管跟着本初去取就是。”


袁绍也立马保证武器管够,更是接着说道,“诸位,眼下朝廷大军都悉数发往了东北,朝廷内部空虚,唯一的兵力就是我手下的司隶校尉之兵。若是再得到董将军的三千精兵的辅助,则大事可定。”


“校尉大人放心,拿到兵器之后,卓便率领他们秘密开往洛阳,听候司徒大人与校尉大人差遣。”


“嗯,仲颖的拳拳报国之心,日月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