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 > 35章 但凡有二两花生米……

35章 但凡有二两花生米……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返回目录

二十八口箱子。


徐氏找到两口箱子打开,道:“这两口箱子里面放的是祖父徐霞客的部分游记手稿,听我爹说还有部分,其他两位叔父徐峋、徐帆,以及隔房叔父徐亮工宅邸里都有存放。”


卢象英看着那满满当当叠放整齐的手稿,对李寄道:“这事吧,估摸着也就你有时间,把这些手稿整理成册,到时候刊印出版,会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游记著作。”


这是《徐霞客游记》。


李寄沉默了一阵。


他心里其实有点别扭,父亲徐霞客活着的时候,没有为自己说话,现在呢……你让你其他儿子给你整理游记啊,怎么还是得靠我?


但读书人胸怀天地。


而且孝道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影响巨大。


所以李寄很快抛弃这小家子气思想,道:“我必竭尽心力,让他的这些遗作重见天日!”


不管怎么说,终究是父亲。


卢象英随手打开一个箱子,不料却是油布包裹着的一些画卷书册,想来应该是徐家历代收集的古玩字画,搞不好都是名作。


价值不菲。


也万幸徐屺把它们收到地下室了,要不然中元奴变没被抢光,清军和降兵也会把它们洗劫一空,这些名贵字画都是艺术品,抢走倒是可以接受,万一有不识货的一把火烧了……


损失之大,不能用金钱衡量。


再者,如果真到了水穷山尽之日,也可以拿这些字画去换钱用来反清。


徐氏道:“古玩字画有八箱子。”


卢象英和李寄面面相觑。


这就是底蕴啊。


其他不说,就这八箱子的字画若是换成钱,也足够养一小支军队了,何况除去游记手稿和古玩字画之外,还有十八口箱子装的金银。


剩下的箱子,徐氏随意打开一口。


刹那之间,满室生辉!


刺眼!


卢象英感觉自己的狗眼都被闪瞎了!


这是一箱子纯金。


应该有点年代了,估摸着是徐族早些时候累积下来的财富——这一箱子全是金锭,而这种类似香皂,中间小两头大的金锭是宋元时期的常用制形。


当下时代,那种方正欣长制形的金条很罕见。


明朝时候,更多的是金元宝。


金黄色、硕大而沉甸甸的金元宝,大水饺一样,看着就觉得很喜人。


卢象英碰了碰李寄,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大概有多少?”


李寄耸耸肩,“若是只算金银,几万两黄金肯定是有的,如果加上古玩字画的价值,这价值具体多少,就不好说了。”


徐氏在一旁道:“不知道够不够了。”


卢象英其实也懵逼得很。


他现在还不知道养一支军队有多耗钱,这事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且不提,关键是看徐氏这意思,感情她是真打算把这笔钱拿出来反清。


也就是说,地下密室里的这些金银,以后都将由自己来掌控?


老实说,卢象英如履薄冰。


这不是几万几十万的现金,是几千万上亿的现金。


卢象英何曾拥有过这么大一笔财富。


倒是想过。


买彩票中过两百注什么的……但那是白日做梦,现在,这些金银就在自己面前,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可爱。


他现在反而有点担心。


担心自己反清弄了个雷声大雨点小,辜负了徐氏的一番大义。


责任越大,压力越大。


……


……


让赵巨鹿到密室取了几百两黄金。


一斤十六两。


算下来也就五六十斤,所以不重,赵巨鹿那体魄,背个一两百斤毫无压力。


这笔钱主要是拿来重建徐府。


回到院子,四个人又在坐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李寄要在衙门继续当差,赵巨鹿也要忙碌典史的事情,重建徐府的主持工作就只有卢象英来一力承担,不过当务之急,是购买粮食回来。


要养人反清,粮食是必需品。


然而……


反清具体怎么操作,包括李寄也是两眼一抹黑,更别提卢象英了,他只知道,需要钱,现在有钱,但是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


粮食,要购买。


军械,要购买。


盔甲,要购买。


战马,要购买。


战船,要购买。


……


这么一算,现在就是白手起家,什么东西都要购买。


卢象英甚至有种错觉。


卧槽……


就老子要面对的局势,怕不是开局一个碗的太祖朱元璋的待遇。


搞不好比朱元璋还惨。


好歹别人朱元璋放羊放牛的时候,还结识了汤和这些大佬,自己现在身边有什么?


李寄。


一个读书人,今后大概是负责后勤方面的事情。


赵巨鹿。


忠仆,也是打仗冲前面的猛将。


徐氏。


财神老爷,但也就这样了,可不奢望将她变成压寨夫人。


除了这些,自己一无所有。


所以当务之急是重建徐府,并且以徐府为根基,招募、营党结私,养一堆忠心于自己的反清骨干力量,这里面要是能出几个徐达、汤和、李文忠之类的最好。


在此期间,囤粮。


然后利用兵荒马乱的局势,购买军械盔甲。


这个操作比较难。


南明宗室那边,可能不好买,他们自己都稀缺这些物资,哪可能卖——如果真能买,估计也要贿赂南明官员。


这个操作嘛……


老实说,没有这个钱来浪。


从清军手上买?


想一下就行了。


根本没有操作可能性。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渠道:降兵!


从降兵手上购买。


这个操作是可行的,像刘良佐麾下的降兵,他们其实不怎么求升官,主要是求发财,只要钱到位了,估计他们也能厚着脸皮去找清庭要,然后倒手卖出来。


这么简单一分析后,李寄叹道:“倒算是有个眉目了,可现在的问题在于,咱们人手不够,赵巨鹿要负责招募人,我要负责去找地主乡绅获得钱粮支撑,你要负责重建徐府和从周边州府购买粮食回来囤积,让谁去联系降兵?”


四人面面相觑。


真没人了。


片刻后,卢象英却想到了一个人,笑道:“我有一个绝对合适的人选。”


李寄急忙问道:“谁?”


卢象英道:“知县,刘阳平。”


众人愕然。


你可真敢想,让清庭的官员出面联系降兵,帮你这个反清的人从降兵手上购买军械和盔甲,但凡有二两花生米,也醉不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