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 第九章 赚钱了

第九章 赚钱了

作者:白三苏 返回目录

黄濬这人没有骨头的。


到了曹都巷审讯室,还没动刑,他就全撂了。


加上黄濬父子一共十八人的汉奸集团,被连根拔起。


后面几天,特务处忙着审讯,拿到口供和证据,很快就定了罪,全部死刑。


而后就是喜闻乐见的抄家环节。


抄家所得钱财,除了部分上交外,大部分都被特务处截留了下来。


特务处的经费一下子就宽裕了起来。


“应阁,交给你一个差事。”周伟玱笑眯眯地说。


宋应阁立正敬礼,等待指示。


“奇物斋里的那些古董,现在都是无主之物了,你带两个人去处理一下。”周伟玱心情很不错,交给了宋应阁一个肥差。


宋应阁知道,以他的级别,还没有上桌吃饭的资格。


周伟玱这是看他劳苦功高,给了他一个赚钱的机会。


钱,没人不喜欢,宋应阁同样不例外。


宋应阁先是询问孙希,组里有谁对古董比较了解,孙希推荐了刘大志。


刘大志曾监视过宋应阁一段时间。


宋应阁自然有印象。


三人骑上车子,直奔奇物斋而去。


奇物斋的文玩还真不少,只是宋应阁兴趣缺缺。


刘大志耗费了半天的时间对这些文玩一一估值,最后估算总价在八千元左右。


宋应阁挑了两幅最贵的画留了下来,准备送给魏斯和戴笠。


其余的全在刘大志的运作下,卖给了夫子庙附近的古玩店,到手七千多元。


这样虽然卖不上价,但出手快。


这七千元看似很多,其实不然。


戴笠拿大头,各科一把手、二把手也不能少了孝敬,剩下的还有参加行动的各组组长、组员。


最后分到每个人手里也就四五十元,大概两个月工资。


宋应阁三人因为是经手人,所以拿的多些,宋得了两百块,孙、刘各一百块。


看着手里的两百块,宋应阁欲哭无泪,忙前忙后好几天,才拿了两百块。


其实两百块也不少了,抵得上他十个月工资了。


但一想到特务处的那几个科长,屁事没干,就拿走了大头,宋应阁就恨得牙痒痒。


刘大志看到宋应阁的表情,神秘道:“这只是开胃菜。”


“古玩都卖完了,这奇物斋的商铺又是租的,还能到哪儿搞钱?”宋应阁问。


“这房东敢租商铺给日谍,我严重怀疑他与日谍有勾结。”刘大志正气凛然道。


宋应阁眼神一亮,这可真是门好买卖。


“你说得对。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宋应阁道。


敲诈勒索,宋应阁本不屑于去做。


但作为潜伏人员,他必须学会和光同尘。


奇物斋的房东名为何时力,在夫子庙这一带有商铺十数间,家底颇为丰厚。


三人一路打听,很快寻到了何时力家宅,位于秦淮河畔,一处幽静的小院。


宋应阁三人相当粗暴,直接破门而入。


“何时力呢?”刘大志高声道。


家仆见状赶忙去通知。


何时力五十来岁,体型肥胖,面色红润,一看平日里过的就很滋润。


“三位贵客上门,有失远迎,快快,里面坐。”何时力拱手道。


“那奇物斋可是你名下的商铺?”刘大志道。


“确实是老朽名下。”何时力不明所以。


“那就对了。那奇物斋乃是日谍的据点,现在我们严重怀疑,你和日本人有勾结。”刘大志道。


何时力心思疾转,以为是被人上门敲诈了,往一旁的仆人使了个眼色,那仆人会意,偷偷溜了出去。


宋应阁三人自然看到了这对主仆的小动作,却并不拦着,任由何时力拖延时间。


五六分钟后,仆人带着七八个警察上门,何时力像看到救星一样,赶紧迎了上去。


刘大志走上前,掏出证件在警察面前一晃,“特务处办事,赶紧滚开。”


那领头的警察一听,脚步顿时停了下来,“长官,误会,我们是接到报案才过来的。”


“既然误会解除,那就赶紧滚。”刘大志呵斥道。


“是,长官。”


七八个警察刚进小院没一分钟,便灰溜溜地走了。


刘大志对着何时力冷笑,“还有救兵吗?”


何时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特务处他是听过的,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长官,饶命啊,我绝对不知道那伙人是日谍啊,不然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把商铺租给他们啊。”何时力道。


“这些话,留着到监狱里说去吧。”刘大志道。


“长官,小人真是冤枉啊。”何时力哭诉道。


刘大志见何时力这么不上道,便对孙希努了努嘴,孙希会意,出声道:“我看何老板也不像是那种人,这中间说不定有误会。”


何时力爬到孙希面前,抓着孙希的裤子,“长官,这绝对是误会了。”


“咱们办案也是要讲究证据的,如果有证据能证明你的清白,自然不会抓你。你有证据吗?”孙希道。


话说到这份上,何时力也是生意人,哪还能听不出来,“我有证据。三位长官稍等,我这就去把证据拿出来。”


孙希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何时力走进屋里,知道今日要破财免灾了。


他打开保险柜,从中抽出两根大黄鱼,随后咬咬牙,又抽出了一根。


三根大黄鱼放进布包里,沉甸甸的。


何时力满脸讨好的笑容,将布包递给了宋应阁。


他早就看出一言不发的宋应阁,才是三人中的领头之人。


“长官,您看看这证据的份量,能不能证明我的清白。”何时力道。


宋应阁打开一看,三根大黄鱼,这老登是下血本了,“不错,证据十足,你是无辜的。”


三人得了钱,随口客套了两句,便扬长而去。


一根大黄鱼差不多能兑一千二百元法币,三根就是三千六百元。


这可是一笔巨款。


可惜,这笔钱同样是要分的。


宋应阁分了五百多元,加上卖文玩的两百元,今天总收入七百多元。


对此,宋应阁表示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