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我有点不对劲 > 第162章 回归、超级收获

第162章 回归、超级收获

作者:一斤树叶 返回目录

今日。


28岁的张逢,和差不多同岁的陈天才,去往了高原省那边。


此刻,在长约十二米的悬浮小列车上。


张逢一边让四周的警卫退下,一边看向脸色苍白的陈天才,


“等Z1完成后,就挪用一些物力人力资源,开始关于‘灵气种植基地’的建设。”


张逢把他胳膊拉过来,把了一下脉,


“你这样搞研究,正常药已经治不好了。


因为你损失的是‘神’。


需要我种植一种灵果与灵花,帮你运功,淬灵养神。


不然,我真怕你哪天死了。”


“嗯……”陈天才有些无精打采,“放心吧张老师,现在Z1完善了,我就有时间去休息了。


我上次研究超导课题时也是这样,休息一些时间就好了。”


“问题是你不休息。”张逢摇摇头,把他手扔回去,“再说句不好听的,你现在看似28,但身体机能已经无限接近35左右。


你这样去研究,身体是挺不住的。”


张逢说着,看到他要拿出什么为国为民的理由反驳时,也手指隔空一点他的胸口,通过灵气的超频运转,临时让它声带陷入震颤,丧失了语言能力。


也即是点‘哑穴’。


“听我说完。”张逢端起自己的茶杯,“我也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厉害了。


除了‘科技天赋’远高于常人以外,你是真的拼命。


一天4小时半睡眠,剩下19小时半研究,吃饭洗澡都要带个耳机,听科学论文与研究汇报。


别说是你,就算是让你言中的‘神仙类’的我去搞,我也无法做到你这样的连轴转。”


“……”陈天才不能说话,只能不停的转眼睛,带有一种有事要说的急切。


张逢看到他好像有正事,再一挥手,打出一道灵气,让他声带恢复。


然后陈天才很郑重的向张逢说道:“你能做到连轴转。


因为你的体质已经超越正常人类,以我对你的了解,还有你曾经的言论。


我猜测,你一天只需要三小时睡眠,就可以保证一天的精力充沛。”


“好了,和你没什么聊的。”张逢品茶不语,但也想着等Z1铺开后,就申请一下,开始关于灵果灵花的种植建设。


但原先,张逢是不想开展灵果与灵花的建设。


因为它们也是基因与药物相关,定然会耽误关于灵石的优化。


如今,灵石已经在优化过程中。


虽然陈天才说等机械平台造出来以后,再演算与优化。


但随着张逢前一段说过灵石可以养寿命以后,除了陈天才以外,其他人就坐不住了。


不过,如今的灵石也全都在超级机构和官方手里。


并且产量也不高,一天只有二百颗左右。


自己取十颗,剩下的就不管了。


只是在如今,陈天才身体的事也为难住张逢了。


要是不管他,他就是全额算力,几月一个科技小进步,但寿命也是小退步。


管他吧,除非给他打晕,不然,他真的不停。


张逢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连轴转,真像是‘人形科研仪器’。


……


中午。


参加了第一次Z1大型建设工程。


张逢也没有说别的,更多是看。


并看到他们这里采用的不是现实里的‘大坑阶梯式’,反而像是盖小楼一样,用超导作为整体大架构,然后间隔着往上拼接。


张逢也不知道哪个效果好,所以先看。


但也是第一次参加工程。


戴白帽子的张逢,觉得哪里都挺新奇的。


如今这里能戴白帽的,也只有自己与陈天才。


次一级的负责人与其余领导,则是灰帽子。


之后就是红帽、蓝帽之类。


而这样的工程,又于数日后,也在各地展开。


张逢和陈天才也成了天天跑。


然后张逢发现了一件事。


不止是高原那边选择楼房式的往上垒。


包括一些寸土寸金的城市内,依旧这么垒。


并且这些超导的地基架子很大,架子内的四周也很空,不像是填装Z1。


……


也在全国各地乱跑的一个月后。


车上。


张逢想了想,想不明白,就向陈天才问道:“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模式建设?


我觉得像是城市之类,埋到地底,节约土地面积,会不会好一点?”


“张老师不知道吗?”陈天才先是疑惑,然后回了一句张逢没想到的答案,


“等机械平台架起以后,这些电池都要运到高空。


目前随便建设,是为了未来方便取。”


他说着,指向了即将去往的又一处城市,那边的超导地基同样很广很大,


“这些超导不仅是Z1的临时框架,也是机械平台的底座框架。


张老师不知道吗?”


“真没看。”张逢这一年多来都在学习各类知识,倒是真没看陈天才的机械平台计划。


本来,张逢还以为陈天才会用其他材质。


但仔细想想,超导材质已经是目前地球上最稳定的复合材料了。


-


150~5000度的耐抗属性,足以应对平流层的超低温度。


随后,张逢又看向手里的笔记本,略微翻了翻计划。


目前,机械平台的目标,是一万五千米高空,已经到达了平流层。


平流层距离地面,大约为一万二到五万米。


紫外线哪怕被臭氧层与大气层吸收大半,但也是非常充足。


臭氧层虽然也在平流层内,但高度在两万到五万左右。


大致扫一眼。


张逢倒是不觉这样的‘高建筑’,会让地球自转速度产生什么大变化。


因为这个世界也有类似太空电梯的理论。


张逢曾经也请教过陈天才,问过类似‘电梯都伸出地球那么远,会不会让自转变化?’


比如,地球正在转圈圈的时候,忽然一个万吨物体,被送到了电梯顶端。


照理来说,如果电梯中间不断裂的话,那么电梯顶端忽然多出了万吨质量,必然会让地球随之转动,这是不可避免的惯性。


但陈天才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答案是,这点重量对于地球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形象一点,就是一粒灰尘,能不能撞倒一艘千万吨级的航母。


并且当时的陈天才还列出了一大堆的详细公式结果,完全手写。


当时的张逢用量子计算机的AI一查,也都对。


尤其在那时。


张逢也对陈天才的算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如果要用思维能力算,自己有六道灵念加持,应该算是1.3左右。


那么陈天才应该是7左右。


但自己非常吃记忆库。


在自己的思维体系里,只要自己记忆里有,且自己吃透,那么都可以瞬解。


所以思维更多是为了让自己早点吃透,以及高效运转触类旁通。


两人体系不一样。


就像是座上客和岭山大仙,二人或许思维不高,但对于灵与武的悟性绝对拉满,并且根骨与灵根也不低。


然后二人同样能改变世界。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


甚至照实来说,那个邪修的邪法,让他再熬个几十年,也能改世界。


老鼠也能改,乌鸦也能改。


可它们最后的所学,自己都拿到了。


所以张逢也看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不是什么悟性,而是无限的人生冒险。


这个天赋,谁都比不了。


当然,前提是自己肯学。


如果不学,怕是卧底世界就翻车了。


然后在现实内待100天的死亡冷却,等卧底世界的冒险重开。


这100天,能练出来什么,张逢不知道。


但张逢知道自己在最早的师父世界内,练了整整30年,才保证了卧底世界的顺畅。


……


六十四年后。


Z1铺开了。


全球也实现了地磁全部化。


虽然中间出了很多材料短缺的问题,以及一些国际纠纷,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今时今日。


张逢也了解到了什么是文明逻辑被修改。


此刻。


一座大厦顶层的房间内。


满头白发的张逢坐在一张沙发上,一边看一部未来世界的科幻片,一边看窗外的城市风景。


两者一模一样。


满天都是在飞的小汽车,还有一些‘浮空’的建筑物。


现在的街道商店,不是地面上一排,而是有二层,三层。


它们都在空中。


还有一些大商场的logo,一些商店品牌的logo,都在商店与商场的四周飘着。


说实话。


张逢感觉这已经不是未来科幻世界了,反倒像是‘魔法纪元’。


但事实上,只要超导与Z1铺开后,它就是实现了。


并且三十年前就全球内实现了。


观望着。


张逢看向了自己的体质。


如今是【312】


八道灵念。


并且张逢也试着在这个世界内铺开武学,但效果并不好。


因为基因武道深入人心,且体质也能提到150~200左右。


官方那边更是有超级士兵,体质在230。


相对而言,自己的几套功法放在这里,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一是效果慢,二是学之前,还要先学道佛观想,以及修心。


一个是嗑药速成,一个是慢慢来的学一大堆。


再者嗑药的20岁,能到200。


慢慢来的,最多70~80。


这还用说什么。


只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经历,也没有自己的知识底蕴,所以无法提升的那么快。


否则的话,慢慢来的其实后劲更强。


但也有部分人选择相信自己这位‘非人类’,并学习了自己的武学。


哪怕他们知道自身不可能和自己一样,但也就学了。


人有百样,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张逢现在都不理解,明明基因武道更好,但为什么要学自己这套?


可也是这些人的帮助,倒也算是意外之喜,多了四十个脉络。


之后,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自己也背的差不多了。


其中关于完整Z1,超导体,还有灵石20%的优化,流水线生产线的打造,已经全部背了下来。


其后,工程学,电力学,基因学。


自己目前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半步大拿’的地步。


算是理论知识都背完了。


往后就是慢慢消化,等彻底成为大拿,然后再试着迈入‘专家级’。


这个世界,基本上算是学习学习学习。


全是科学的理论知识。


也算是自己之前没有学过这些的‘职业补缺’。


自己太专注于医武了,在整体实力上有点太偏了。


但现在好很多。


起码看到什么东西,不会一问三不知。


心里想着。


张逢算了算时间,再有两个小时便要回归了。


那就最后转一转。


啪—


张逢从沙发上起身,瞬间来到落地窗前。


下一秒窗户打开,没有想象中的高空劲风来袭,反而是轻轻的暖风。


又在落地窗的下方,一大块磁力合金慢慢伸出,上面是一辆流线型的飞车。


它造型通体天蓝色,在清晨的阳光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车子侧面还有个龙飞凤舞的‘灵石科技’四字。


与此同时。


四周的飞车经过这里时,这些飞车的主人都露出了羡慕与惊叹的目光。


“哇!全球限量!我记得整个世界只有一辆,是在一位传说中的老人手里……”


“灵石科技?是灵石科技?!他是张逢!”


“哥!你快调到自动驾驶,看那边,那位老人是张逢!和陈院士一同被评为文明双心!我看过他的新闻!”


“是张教授?他已经好久没在公众面前出现了,没想到他是在这个大厦内居住,这个大厦看着好普通啊。”


“估计咱们看到他以后,他就不在这里住了。”


伴随着车子出现。


在这一片的空中引起小小的轰动。


并且一些车子的侧方,还打开了盖子,出现了一个摄影仪。


张逢无视他们,坐进车里。


“去最近的机械平台。”


吩咐汽车的智能系统一句,张逢就拿起了旁边的电脑。


呼—


在张逢吩咐落下后,汽车没有像是其他的车子一样前后左右行驶,或是略微的上下调整高度。


相反,它两侧车门的下方伸出尾翼与Z1聚光芯片,随后就径直的朝上飞去。


张逢完全无视垂直,依旧看着手里的电脑。


里面大多数新闻,都是关于移民月球的计划。


甚至都开始有人卖‘概念式的月球房子’了。


但现在关于月球移民的计划,依旧没有实现。


其中关于辐射防护,居住环境,心理问题,以及食物供给等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陈天才没有时间解决。


……


十几分钟后,经过智能系统和官方的航道请求交换。


再加上张逢的署名。


此刻。


两万米高空。


呼噜噜~


冰冷的大风呼啸。


张逢穿着防护服从车上下来,踏足了这个‘钢铁架构’。


放眼望去,这是一个面积数公里的钢铁丛林,整座由超导体搭建,并且配比了一些特殊的宇航材料。


又在这些材料的上方,密密麻麻的布满Z1电池。


而这个钢铁丛林的底层支架,扎足了遥远下方的整座城市。


又在这个钢铁架构上,还有一个个集装箱类似的方块,它们就是陈天才所想的算力盒子。


它的计算能力,是现实小楼的三倍,并且是全功能运算。


它的网络分布在超导体上,实现无间断的信号运行。


而它的造价只有小楼的十分之一。


不过,张逢因为电力学与材料学精通,倒是也能拆解出来一些,为自己的小楼提供算力。


因为这个盒子,虽然好,但是不专精。


现实,目前只需要专精。


自己能做到大半个一言堂。


“张院士……”


在张逢观看这些的时候,远处来了好几辆特制的航空飞车。


又在他们后方,还有好几架战斗机在上空盘旋,目的是保护自己的安全。


“嗯。”张逢向他们略微点点头,不在理会,而是看向了下方。


目光所及,现在机械平台的笼罩下,当地的建筑已经攀爬到了千米。


并且可以享受算力盒子的运行力。


算是一种补偿。


毕竟他们的城市被占了。


这肯定要给他们找一个住的地方。


钢铁平台的下方,就是一个不错的‘蜂巢’。


包括他们家里的量子设备,也被算力盒子共享算力。


或者说,一个钢铁平台,就是一个城市的‘统合体算力机器’。


这就是陈天才的想法,甚至还想将全球连在一起。


将整个星球打造成一个无限能源的超级算力机器。


张逢借此,也有想法。


现实内关于钢铁架构的设施,其实也可以建设出来。


他这个想法很不错。


只不过关于盒子,张逢想换成‘单功能’小楼。


这样,人家不能偷自己的网,自己却可以用他的。


当然了,到时候也会相应补偿。


关于这个,那就交给老刘他们去算了。


看完这些。


张逢在一群人与几架战斗机的护卫中,又来到了一个盒子前方。


通过权限,张逢把笔记本递过去,用超导体作为连接线,快速接受了最新的灵石方案数据。


可惜,还是没突破。


20%的优化,是目前的极限了。


张逢面无表情,将笔记本收好,然后看了看周围跟着的车和人,以及飞机,通过防护服内的联络器发声,


“都回去吧。”


“张教授……”护卫们却没有退,反而很担心的说道:“您这么大的年龄了,有什么资料需要,交给我们来取就好。


您一定要注意身体,您是我们人类仅存的科学界硕果了,所有人都很担心您。”


“嗯……回去吧。”


……


一小时后。


一处被全球标为最高绝密的私人陵园内。


张逢望着陈天才的坟墓,


“其实你要是还在的话,我觉得机械平台应该还能再上升一万米左右,并且有更优化的结构方案。


你和我说过,两万米不是人类智慧的极限。


万里之上的太空也只是开始。


包括大家在幻想的月球移民计划,你要在的话,或许近几年也有戏。


但现在只剩我了,我倒是成了仅存的硕果了。


十五年前,你一走。


整个世界都在等我拿新的科研方案,所有人都在等着我。


我只能悄声隐退了,继续捣鼓我的武学,教教学生,看看脉络。”


张逢说到这里,摇了摇头,“算了,不说了,时间到了。”


张逢向他坟墓处献上一枝花,


“老朋友,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