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爱阅小说 > 重生侯门:嫡女贵凰 > 第379章:又要不活了吗?

第379章:又要不活了吗?

作者:朵花花 返回目录

“是老三的字迹。”


墨慈下车离开后,卫韫如是说道。


“康王的?”


叶朝歌皱眉,略有些不耐烦道:“怎么哪哪都有他啊。”


卫韫揉揉她的发,“此事我会处理,不必理会。”


叶朝歌闻言,也没有再多言,点点头。


卫韫送叶朝歌回了叶府,叮嘱她莫要多想,自己才走了。


回到一甯苑,叶朝歌便累的不想再动弹。


“小姐不过是去祝寿,怎地看起来这么累啊?”


今日去太傅府,刘嬷嬷并没有随行,故而,并不知道在太傅府所发生的事,只是瞧着她家小姐很疲倦,颇为疑惑。


“别提了,小姐是去祝寿,被他们温家的人污蔑为偷儿……”红尘愤愤道。


刘嬷嬷一听这话,吓了一跳,“偷儿?怎么回事?小姐……”


红尘叭叭的将在太傅府前后发生的始末道出。


听完后,刘嬷嬷脸色都变了,“这太傅府简直就是欺人太甚,待公子回来,老奴定要好好的告上一状,公子素来拿那温小姐当做师妹,可她倒好,趁着公子出征,欺负小姐,简直过分!”


“告状就不必了,再怎么说,温太傅也是兄长敬重的太傅,而且,经历此事,温倩日后的日子怕好过不到哪里去,如此,也算是扯平了。”


叶朝歌淡淡道。


刘嬷嬷稍稍歇了声。


叶辞柏最是敬重温太傅,每次回京,皆会过去太傅府探望,逢年过年就更不用说了。


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


“那那个叫百灵的丫鬟呢?”


“她?”


红尘冷冷一笑,“太子殿下亲自下令掌嘴,估计没有两三个月是没法出来见人了。”


说完愤愤道:“照我说,只是掌嘴实在是太便宜她了,就该打她板子。”


让她尝一尝趴在床上的滋味!


刘嬷嬷第一次这般赞同红尘的话,附和点头,“不错,的确是便宜她了……”


叶朝歌靠在软榻上,听着一老一少的愤愤之言,心潮翻涌。


今日之事,此时想起来,要说一点也不后惊是不可能的。


当时,若非田娴儿的话提醒了她,她也不会早一步发现身上的紫珍珠。


反之,待那百灵来闹,等待她的,便是百口莫辩。


说起来,那百灵也是个聪明的。


当时先是指控她偷,然后又摆出一副畏于卫韫的模样,改口为借,轻轻松松的将她推入穷巷,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若非她这一招以退为进,众人也不会那般的群起嘲涌。


“小姐,可是在想在太傅府发生的事?”


叶朝歌回神,叹了口气,颇为苦恼道:“我一直都知道,太子妃这个位子盯着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一直相安无事,我也不曾为此而防备过,如今看来,卫韫回京,我这消停日子,过不了多久了。”


闻言,刘嬷嬷忍不住笑了起来,“瞧小姐这苦大仇深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怎么了呢,小姐不必如此,有太子殿下在呢。”


“啊?”


“只要太子殿下立得住立得稳,其他也只有眼红的份。”


今日太子殿下的所为,就极好。


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手段果决,守护得当。


太子殿下为人中龙凤,又是一国储君,有想法的,自然是不计其数。


她觉得,只要太子殿下立得住,立得稳,任凭外头那些人跳梁。


……


果不其然。


今儿个一大早,市井之中的流言全变了风向。


到处可闻对昨日在太傅府发生的种种。


温倩对卫韫的情意,在世家之中,并不算什么隐秘。


温倩不曾有婚配,又正值花年,少女怀春总是诗也是正常,她的情意,也无人说道什么。


但遭了陷害诬陷,这事就不同了。


尤其还被捅了出来。


当下,说温倩什么的也有,大多是求而不得,嫉妒成性,妄图拉叶朝歌从未来太子妃位子上下来,自己上去,等等……


此时太傅府。


温倩憔悴地靠在床上,双目无神,满面绝望。


她的母亲姚氏在旁抹眼泪,不知说什么好,只一味的叫着女儿的闺名:“倩儿……”


温太傅过来时,看到的便是这般的一副场景。


在原地顿了顿,方才抿唇走过去。


看到自己的祖父,温倩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蹭地从床上下来,“祖父,祖父……”


她起的太急了,脚下一软,跪趴在了地上。


见她如此,温太傅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可到底是自己的孙女,叹了口气,将她扶起来,“倩儿,也许祖父此时说这些话有些残忍,但祖父必须要说,经历了此事,倩儿,你该放下了!”


“不祖父,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不是这样是哪样?那紫珍珠不是你诬陷给叶二小姐的?还是从始至终你没有作局?”温太傅犀利逼问。


“我,我……”温倩回答不上来。


可她不死心,“祖父,太子哥哥还是念情意的,祖父您帮帮孙女,若是不能嫁给太子哥哥,孙女,孙女……”


闻言,温太傅目露失望,“又要不活了吗?”


去年,在察觉到孙女一次又一次的去找叶二小姐的麻烦后,他便以避暑为由,带着她去了乡下,本以为就此离开这个上京,换个环境,对她会好一些。


他便一直带着她住在乡下老宅里,夏去秋来,秋去冬来,他皆没有要回京的意思。


孙女察觉到了他的意图,便以死为要挟。


没法子,他便带她回来了。


回来之前,与她约法三章,凡事随缘,莫要强求。


当时住到乡下时,他刻意封闭了上京的所有消息,故而,回京之后才知道,在他们不在的期间,上京之中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而太子,也被宣正帝遣送去了边城磨练两年。


说实话,那时候他是松了一口气的,两年,足以让孙女清醒改变心意,而他,也可趁此机会将她的亲事给定下来。


待两年后太子回京,一切便可尘埃落定。


可没有想到,年后,北燕异动,战事一触即发,朝中人心不稳,宣正帝趁此机会宣太子回京。


……